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李洱小说的“知识分子书写”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李洱的小说以叙写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见长。他站在批判型的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对消费时代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刻画,对他们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探讨,其"反讽"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昭示了知识分子伦理叙事已从传统范式走向了新的天地。这一切,都越来越成为当下写作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
作者
张旭东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5,共4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关键词
李洱
知识分子书写
日常生活
反讽叙事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被引量:6
2
张文红著..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 90年代小说的文本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4.
3
耿占春.《反讽的诗学--论李洱近作》,《群岛上的谈话》,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被引量:1
4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2).
被引量:39
5
李洱.《短篇小说及其它》,《集体作业--实验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被引量:1
6
吴义勤著..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458.
7
若泽.萨拉马戈,黄灿然.
穷人、小国与我的文学[J]
.天涯,1999,0(2):42-46.
被引量:1
8
胡永喜.《李洱:现代汉语叙事的转型》,《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14日.
被引量:1
9
徐复观.《〈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中国艺术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4
1
陈祖英.
论“新写实小说”的悲剧性[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96-97.
2
刘希云.
论刘震云小说的艺术张力[J]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45-48.
被引量:1
3
张贞.
从“日常生活”看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J]
.当代文坛,2005(2):99-101.
被引量:3
4
吴培显.
生活观的超越:"新写实"意义重估[J]
.理论学刊,2005(4):112-116.
5
汤伟丽,汤景泰.
欲望表现中的迷失——论当代市民小说的大众性[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2):110-112.
6
黄发有.
短篇小说为何衰落?[J]
.南方文坛,2005(3):4-9.
被引量:4
7
王卉.
刍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日常化写作[J]
.理论导刊,2005(6):78-80.
被引量:3
8
周保欣.
“现实”的规避与欠然[J]
.人文杂志,2006(4):91-96.
9
李筱翎.
论新写实小说的情感叙事——以《不谈爱情》、《风景》、《单位》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28-31.
被引量:1
10
冯欣.
理想的人·世俗的人·欲望的人——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日常生活主题的变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6-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孙郁.
知识碎片里的叙述语态——《应物兄》片议[J]
.中国文学批评,2021(2):4-11.
被引量:3
2
李权文.
当代叙事学的奠基之作——评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J]
.山花(下半月),2009(2):153-154.
被引量:18
3
黄念然.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15-21.
被引量:137
4
程锡麟.
互文性理论概述[J]
.外国文学,1996(1):72-78.
被引量:379
5
章景风.
论李洱小说《你在哪》的人性异化主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4):50-51.
被引量:1
6
李大卫,李冯,李洱,李敬泽,邱华栋.
日常生活——对话之二,1998年11月3日[J]
.山花,1999,0(2):69-75.
被引量:3
7
魏天真,李洱.
“倾听到世界的心跳”——李洱访谈录[J]
.小说评论,2006(4):26-32.
被引量:22
8
王瑛.
他者叙事——论李洱小说中的叙述者[J]
.当代文坛,2006(5):44-47.
被引量:1
9
李洱,梁鸿.
虚无与怀疑语境下的小说之变[J]
.当代作家评论,2008(3):63-75.
被引量:8
10
梁鸿.
“灵光”消逝后的乡村叙事——从《石榴树上结樱桃》看当代乡土文学的美学裂变[J]
.当代作家评论,2008(5):115-12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4
1
李寅瑜.
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反叛——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J]
.郑州师范教育,2020,0(1):44-48.
2
张学超.
互文性背后的讲述者——论《应物兄》中的知识分子叙述语调[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5):63-70.
被引量:1
3
曾晨.
李洱研究综述[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1):36-40.
4
丁子钧.
《应物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23-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红玲.
《应物兄》的语言特点探析[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3):54-57.
2
马树芳.
李洱小说《应物兄》的“应物”之道及叙事模式[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2(6):91-94.
1
谢晓霞.
鲁迅的现代知识分子书写及其意义——《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阅读札记[J]
.鲁迅研究月刊,2017(2):15-24.
被引量:8
2
谢文芳.
绝望 反抗 招魂——关于阎真的《活着之上》[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11):80-82.
被引量:1
3
张小彩.
遭遇日常生活——论李洱小说[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9):34-36.
4
曾晨.
李洱研究综述[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1):36-40.
5
张楠.
谈李洱小说中互文的精准运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9-30.
6
李骏虎.
世界杯赛季谈文学[J]
.文学自由谈,2010(5):59-66.
7
张炜.
言说的细部——当下写作的可能性[J]
.海燕,2010(2):6-9.
8
朴明爱.
《花腔》的魅力——兼谈李洱小说的叙事观念[J]
.作家,2009,0(15):12-16.
9
黄孝阳.
文学有什么用?(上篇)[J]
.社会科学论坛,2012(5):163-178.
被引量:4
10
于沐阳.
试论世纪之交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6):169-175.
当代文坛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