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荀子礼学的三个“统一”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统一性"为中心,考察了荀子礼学的三个特征,认为荀子礼学思想的"统一"性为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作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作者
王卓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荀子
礼
法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刘丰.先秦理学思想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8-122.
被引量:2
2
张奇伟.
荀子礼学思想简论[J]
.中国哲学史,2002(2):101-105.
被引量:9
3
梅珍生.
论荀子礼学的深度结构[J]
.江汉论坛,2004(8):10-14.
被引量:4
4
夏甄陶著..论荀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54.
5
陆建华.
荀子礼法关系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18-23.
被引量:20
6
孟远.
论《孟子》的意义阐释与经典建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高积顺.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J]
.管子学刊,1994(4):14-19.
被引量:7
2
岑贤安,何成轩.
荀子不是从礼到法的过渡桥梁[J]
.学术论坛,1981,5(4):46-49.
被引量:2
3
[1]陈登元.荀子哲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被引量:1
4
[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
被引量:1
5
吴实明.荀子政治思想的探讨[J].政治月刊,1934,1(6):71-81.
被引量:1
6
罗根泽.荀子论礼通释[J].北师大学术季刊,1931,2(2):1-20.
被引量:2
7
[14]杨筠如.荀子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被引量:1
8
[3]朱熹.朱子语类(卷五)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1
9
[10]王阳明.传习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10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6页.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
29
1
杨婷,郭一辉.
道法规范体系视阈下礼法关系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3):17-19.
2
陈晓声,钱富新,肖良,丁虎.
论荀子之礼与孔孟之礼的同异[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9-12.
被引量:2
3
陆建华.
商鞅礼学思想研究[J]
.孔子研究,2004(4):64-71.
被引量:5
4
荣虎只.
荀子礼学思想结构整体性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3.
5
丁成际.
荀子礼之功能论[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16-20.
被引量:3
6
贺艳军.
荀子礼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83-284.
被引量:2
7
祁丽华.
浅析“节能减排”政策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为视角[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24.
8
栗彩艳.
从孔子的“仁礼”思想到当代教师的修养[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69-71.
被引量:3
9
谭绍江.
孟荀人性论的再审视[J]
.湖北社会科学,2010(8):112-114.
10
刘畅.
荀子“礼、法”思想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2):139-140.
同被引文献
13
1
朱银花.
中外古典时期的“名实”观比较[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122-125.
被引量:2
2
杨婕.
从名实之论看中西方哲学的语言观[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0(1):1-2.
被引量:2
3
姚小平.
Logos与“道”——中西古代语言哲学观同异谈[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4(1):34-45.
被引量:19
4
张娟娟,董志铁.
中国名实论与西方指称理论之比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3):99-103.
被引量:3
5
王寅.
对“名实”与“能指所指”对应说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1-3.
被引量:18
6
魏义霞.
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48-53.
被引量:6
7
赵小兵.
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名实论)与翻译的意义观[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103-108.
被引量:6
8
刘利民.
纯语言性反思与分析理性思想的端倪——先秦哲学的语言关涉与名家思想取向[J]
.外语学刊,2007(1):11-18.
被引量:17
9
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15
10
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萌.
“名实观”视阈下的中西语言哲学探微[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8-8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訾晓红.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限度[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1-123.
被引量:1
2
郭勤勤.
名实观视域下对《三国演义》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J]
.文化学刊,2020,0(2):199-202.
1
郑明璋,杜欣明.
论荀子对孟子礼学的革新[J]
.临沂大学学报,2015,37(1):50-55.
2
陆建华.
荀子礼学之价值论[J]
.学术月刊,2002,34(7):61-65.
被引量:9
3
朱锋刚.
“性恶论”还是“知天”?——荀子礼学根源的重新考察[J]
.理论界,2011(5):103-105.
4
朱锋刚.
巫筮与理性——从天人关系的衍化看荀子礼学的根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5-17.
被引量:1
5
何石彬,王庆勋.
性与天道:荀子礼学的形上学依据[J]
.河北学刊,2005,25(5):51-55.
被引量:3
6
荣虎只.
荀子礼学思想结构整体性探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3.
7
肖芒,朱锋刚.
从孔孟思想的分歧探究荀子礼学[J]
.孔子研究,2012(2):29-35.
被引量:1
8
刘俊娥,渠彩霞.
荀子礼学思想的现实价值[J]
.衡水学院学报,2007,9(2):65-67.
被引量:1
9
李元旭.
荀子的礼学思想及其意义[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3-14.
10
楚文武.
辩证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教育革新,2009(1):5-5.
被引量:1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