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诈骗罪客观行为的认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诈骗罪的客观行为内容复杂,一般认为,可以将其分解为欺诈行为—错误认识—处分财物—取得财物—遭受损失五个要素,五个要素各自都有其丰富的内容。行为人采用欺诈行为,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在错误认识的支配下处分了财物,行为人由此获得财物,使受害人因此遭受损失,这是诈骗罪一般的行为模式。
作者
应彩云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6-29,48,共5页
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欺诈行为
陷入错误
处分财物
取得财物
财产损失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0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3.
被引量:30
2
张明楷.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1-13.
被引量:76
3
[日] 大塚仁.刑法概说(各论)[M].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5
4
江莹..论诈骗行为的认定[D].吉林大学,2009:
5
张明楷著..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15.
6
王飞跃.
“被害人自愿”与诈骗罪认定[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08-112.
被引量:10
7
[日]大谷实 黎宏译.刑法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65.
被引量:30
8
刘明祥著..财产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26.
9
刘明祥.
论诈骗罪中的交付财产行为[J]
.法学评论,2001,19(2):66-72.
被引量:59
10
李伟,刘为波.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J]
.法律适用,2004(8):43-4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48
1
张明楷.
骗取自己所有但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构成诈骗罪——对《伪造公章取走暂扣车辆是否构成诈骗罪》一文结论的肯定[J]
.人民检察,2004(10):26-32.
被引量:36
2
孔祥俊.
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J]
.政法论坛,2002,20(5):86-99.
被引量:58
3
张明楷.
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3):72-82.
被引量:135
4
(台)蔡墩铭主编.《台湾刑法分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813页.
被引量:1
5
(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各论》,董璠兴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第244页.
被引量:1
6
(台)林山田.《刑法各罪论》(上册),2000年版,第412页.
被引量:1
7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编.《经济犯罪审判指导与参考》,2003年第3卷,第6页.
被引量:1
8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判例:“拾得他人银行借记卡冒用取款的构成诈骗罪”,《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4日,B4版.
被引量:8
9
(台)韩忠谟.《刑法各论》,1999年增补1版,第445页.
被引量:1
10
[3](日)大冢仁.刑法解释大全:第10卷[M].东京:青林书院,198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6
1
钱叶六.
表见代理型骗财案被害人的认定与罪名辨析[J]
.政治与法律,2023(1):52-66.
被引量:3
2
曾军翰.
李某航班延误保险诈骗案法理探究[J]
.刑事法评论,2022(1):544-554.
被引量:1
3
李树帅.
论诈骗罪与善意取得共存困境与出路[J]
.湘江法律评论,2020(1):141-153.
被引量:1
4
文姬,黄雪.
贪污贿赂罪中“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J]
.岳麓法学评论,2020(1):229-236.
5
王腾,蔡道通.
诈骗罪应拒斥“外观主义”——基于个别财产说与整体财产说的双重检验[J]
.江苏社会科学,2021(2):69-81.
被引量:4
6
刘哲石.
网络直播打赏诈骗的刑事认定[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33(2):75-81.
被引量:2
7
赵小勇.
冒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贷产品侵财犯罪定性的教义学分析[J]
.刑法论丛,2021(1):60-86.
被引量:1
8
刘爱娇,陈子薇.
丽江“游托”犯罪案件应对初探[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7):43-45.
9
赵晓波.
被害人角色对诈骗罪认定的影响——以针对老年人的会销诈骗为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7):221-223.
10
田苗.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与盗窃的区分[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4):223-224.
1
张明楷.
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3):1-13.
被引量:76
2
高斌.
说实话、办实事与实事求是刍议[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42-43.
3
马成生.
浅谈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行为的异同[J]
.河北法学,1998,16(4):36-36.
4
姚万勤,张永春.
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再认识[J]
.中国检察官,2012(10):7-10.
被引量:1
5
肖军.
受欺诈行政行为刍议[J]
.时代法学,2007,5(2):94-100.
被引量:3
6
于小川.
诈骗行为、陷入错误与处分行为之因果关联[J]
.武陵学刊,2011,36(4):102-105.
7
王志祥,敦宁.
科学把握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分标准——以闫某玩忽职守案为例的分析[J]
.学习论坛,2011,27(7):65-70.
被引量:1
8
谢晓斌.
行政违法中的欺诈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的认定[J]
.法制与经济,2016,25(12):85-87.
被引量:1
9
侯向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亟待修改[J]
.法学杂志,1998,19(2):42-43.
被引量:2
10
殷国璋.
诈骗罪中因果关系的厘清[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31):58-59.
被引量: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