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和因果关系分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量案例研究证明,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一个因素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系列偶然发生的单个因素,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因素链,这一因素链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即爆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只要在这个完整的因素链中"删除"任何一个因素,整个事件的因素链就会发生断裂,其因果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重大群体性事件就可以避免。
作者
黄顺康
夏俊毅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重大群体性事件
因素链
因果关系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1
黄顺康.
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44-49.
被引量:27
2
周锦章.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会结构及对策[J]
.甘肃社会科学,2009(4):24-29.
被引量:12
3
马昌博,丁补之.贵州官员瓮安“大考”[N].南方周末,2008-07-17.
被引量:2
4
丁补之.瓮安溯源[N].南方周末,2008-07-10.
被引量:3
5
黄豁,朱立毅,肖文峰,林艳兴.
“体制性迟钝”的风险[J]
.瞭望,2007(24):6-7.
被引量:7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黄豁,朱立毅,肖文峰,林艳兴.
“体制性迟钝”的风险[J]
.瞭望,2007(24):6-7.
被引量:78
2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基本性的标志[N].南方都市报,2008-3-25.
被引量:2
3
郑杭生.用制度创新的钥匙开启社会矛盾化解之门[N].中国教育报,2007-8-11.
被引量:3
4
Coser,Lewis A.(1956)."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M].London:Free Press.
被引量:1
5
李堵林.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56,853.
被引量:1
6
Luhmann,N.(1989)."Ecological Communication"[M].Cambridge:Polity Press.P218.
被引量:1
7
陈利华.中国"群体性事件"10年增6倍[N].文摘周报,2005-08-02.
被引量:5
8
于建嵘,斯科特.底层政治与社会稳定[N].南方周末,2008-01-24.
被引量:14
9
胡晓登,陈秀珍.
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08(12):23-26.
被引量:6
10
黄顺康.
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44-49.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16
1
叶继红,孙崇明.
农民上楼:风险与治理——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62-72.
被引量:19
2
张明军,朱玉梅.
2017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2):3-14.
被引量:1
3
管仕廷.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点与规律初探[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46-49.
4
王留平.
金融危机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预防处置机制探讨[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1):283-284.
5
杨蕾.
群体事件中公众心理分析及疏导[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5):73-77.
6
李尔平,粟雄飞,甘日栋.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32-35.
被引量:3
7
高买花,姚惠琴.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J]
.中国商界,2010(11):328-328.
被引量:2
8
顾绍梅.
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成因研究综述[J]
.兰州学刊,2007(11):89-91.
被引量:5
9
于建嵘.
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4-9.
被引量:191
10
郝宇青.
当前中国“体制性迟钝”原因剖析[J]
.探索与争鸣,2008(3):38-4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9
1
冯树勇,宫本庄.
跳远运动员需要的速度[J]
.田径,1995,0(3):25-28.
被引量:45
2
赵国雄.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的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1992,11(4):22-25.
被引量:15
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2(5):6-9.
被引量:210
4
于才年.
平安建设与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关联分析[J]
.法学论坛,2005,20(6):121-123.
被引量:2
5
孙璞,刘生杰.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31-33.
被引量:16
6
罗裕聪.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64-68.
被引量:5
7
俞可平.
民主是个好东西[J]
.民主,2007(1):11-11.
被引量:23
8
李步云,龚向和.人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被引量:5
9
甘肃省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8).
被引量:1
10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张谦元.
当前西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表现、成因及化解对策——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10(5):148-151.
被引量:1
2
解瑞卿,武婷婷.
论防控“社会燃烧”的宪政机理——以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为视角[J]
.求实,2011(5):64-67.
被引量:2
3
黄顺康,夏俊毅.
“维稳”的机制设计思考[J]
.甘肃社会科学,2011(3):134-137.
被引量:8
4
王君玲.
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J]
.甘肃社会科学,2011(3):154-156.
被引量:11
5
杨继君,徐辰华,韩传峰.
基于信息流的非常规群体性事件中主体决策模型及对策研究[J]
.情报杂志,2013,32(4):58-62.
被引量:3
6
许敏.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路径、视角与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61-64.
被引量:10
7
余奎.
城镇化视角下失地农民身份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43-47.
8
邹东升,丁柯尹.
移动互联时代的涉恐网络舆论与网络反恐策略[J]
.甘肃社会科学,2015(2):195-198.
被引量:11
9
肖有江.
自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基于结构箱理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3):30-33.
10
李怀征.
新权威主义视域下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困境的根本原因解读[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3):23-27.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杨可心,孙洁开.
近十年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0):117-121.
2
尹素琴,高静文.
行政民主与中国民主发展[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207-211.
被引量:1
3
刘慧明.
迷思与匡正:犯罪亚文化及其治理[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195-198.
被引量:5
4
计维斌,谢珍君.
微博互动对网络购买态度的影响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3(3):107-110.
被引量:4
5
易承志.
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J]
.情报杂志,2011,30(12):6-12.
被引量:75
6
吴秋玫,彭汪洋.
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的经济学视角分析[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2):29-34.
7
乔一.
浅析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维稳机制[J]
.大观周刊,2012(28):78-78.
8
尚虎平,惠春华.
网络围观下的政府效率:从睡狗行政到非满意——基于50个网络焦点案例的探索[J]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117-127.
被引量:30
9
杨大路,杨福禄.
新形势下地方政府社会维稳的行为逻辑及其治理[J]
.理论导刊,2013(6):36-38.
被引量:4
10
许敏.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路径、视角与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2013(4):61-64.
被引量:10
1
陈旭,吕朝阳,施琛耀,刘杰功.
南京建邺区以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法治新城建设[J]
.长安,2010(11):47-47.
2
徐振伟.
简论重大社会管理事件的预防机制[J]
.管理观察,2011(22):64-65.
3
曹东春.
上犹县立足“三个强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J]
.长安,2011(12):43-43.
4
关力.
凯利、韦纳与归因理论[J]
.管理现代化,1988,8(5):47-48.
5
聂方红.
涉政公共事件的处置艺术[J]
.领导科学,2008(21):20-21.
被引量:3
6
熊炎.
防范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思路与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2011(6):42-46.
被引量:4
7
张全省.
构建转型期西部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机制的思考——以陕西农村为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2-86.
被引量:1
8
刘扬.
沿河县抓机制创新 促责任落实[J]
.长安,2011(1):52-52.
9
胡晓登,陈秀珍.
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08(12):23-26.
被引量:6
10
郑蓉.
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化解机制的瓶颈及解决对策[J]
.学术交流,2011(12):135-138.
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