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管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数学是最能激发学生自主创造本能的学科,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探讨有效途径和方法.
作者
杨晓伟
机构地区
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5-76,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置疑
课外互动
培养兴趣
学生总结
自主与合作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被引量:172
2
林文凤.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2003,(9):18-19.
被引量:2
3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数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4
尚凤祥著..现代教学价值体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5.
5
邹燕,刘静波.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1):59-6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美]克雷奇 周先庚 译.心理学纲要(上册)[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被引量:1
2
[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1
被引量:1
3
Guilford J P.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in Psychlolgical Bulletin,1956(4).21
被引量:1
4
[美]索里JM,特尔福特CW.教育心理学.高觉敷,刘范,林传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290
被引量:1
5
Torrance E P,etal.Cre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1970.261
被引量:1
6
[美]梅斯基等.幼儿创造性活动.林崇德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3
被引量:1
7
王玫娟.
立足课本 培养创新意识[J]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1(2):24-25.
被引量:1
8
张学清.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J]
.数学教学研究,2001,20(12):11-13.
被引量:2
9
龙立荣.
创造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对过程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J]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02,25(4):6-8.
被引量:19
10
J·P·吉尔福特,唐晓杰,沈剑平.
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8(4):9-1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78
1
朱文宝.
兴趣、参与和创新——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128-130.
2
姜桂兰,凤优游,季桂娟,马玖彤.
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z2):114-115.
3
徐云庆.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方面因素[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94-196.
被引量:2
4
赵双新,王苏敏.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大学学报,2004,16(5):40-43.
被引量:7
5
朱德超.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52-53.
6
王云,段玉清,朱帜,周越,蔡健荣.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118-120.
被引量:2
7
唐剑岚.
数学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2):183-187.
被引量:2
8
陆丽娟.
让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J]
.新课程学习(下),2010(8):98-98.
被引量:4
9
孙玉玲,侯亚林.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魅力中国,2009,0(15):152-152.
10
彭珊珊,朱定和,钟瑞敏,黄国清,李广.
食品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J]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9):116-11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梁金龙.
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J]
.大学数学,2004,20(4):33-37.
被引量:12
2
姚芳.
高等数学中的问题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72-74.
被引量:5
3
韩明莲,卢书成,朱小杰,等.数学教学论[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4:211.
被引量:2
4
孙莉.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2):50-5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姬春秋,葛礼霞,许宏文.
高校数学概念教学探微[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3):57-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郭萍.
曲面面积类比式教学法浅谈[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3):62-63.
被引量:1
1
陈珊.
教与学的变革——浅谈道尔顿制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启示[J]
.新校园(上旬刊),2015,0(8):99-99.
2
冯华.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26.
3
程忠仁.
浅谈高中生语文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革新,2009(3):32-33.
4
董淑霞.
关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2(32):179-179.
5
周清泽.
浅论小组合作在学科学习和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整合[J]
.科技资讯,2012,10(6):244-244.
6
邓春苗.
走出“自主”与“合作”的误区[J]
.新课程(小学),2009(12):36-36.
7
陈益宁.
实施新课标的教学体会[J]
.祖国(教育版),2013(9):286-287.
8
邱贵霞.
“不完全”的自主与“有限制”的合作[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0(4):10-11.
9
唐炳宏.
充分发挥周记作用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
.基础教育研究,2016(4):81-82.
10
丁云.
自主学习——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77-77.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