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是谁筑就冷漠的心墙——从彭宇案看媒体自律与职业道德的缺失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0年1月8日下午,一位85岁的老大爷在杭州鼓楼南宋御街上不慎跌倒。老人在地上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的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主动上前扶起,很多人表示怕负责任赔钱。最终,赶来的110民警把老人带走。
作者
黄俊华
机构地区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青年记者》
2010年第6期22-23,共2页
Youth Journalist
关键词
职业道德
媒体自律
彭宇
冷漠
2010年
负责任
老人
分类号
D648.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1
周福兴.
新时期“媒介审判”现象的深层机制[J]
.新闻窗,2009(2):50-51.
被引量:4
2
杨瑞明.
“9·11”之后的追问与反思——萨尔茨堡论坛“新闻媒介的影响、价值和专业责任”综述[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5):128-13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
1
张明蕾,薛小庆.
解读“媒介审判”现象的中国化特色[J]
.东南传播,2010(9):83-85.
被引量:6
2
徐鹏程,吴燕.
全球化语境下新闻伦理的困境[J]
.今传媒,2012,20(12):54-55.
被引量:1
3
董志博,王紫璇,陈立颖.
国内网络舆论与媒介审判的审视——基于社会历史和认识论视域的探究[J]
.今传媒,2019,27(3):28-30.
被引量:3
4
王靖.
“媒介审判”现象的积极效应[J]
.才智,2011,0(26):7-7.
被引量:1
5
商娜红.
21世纪英美新闻职业面临的危机与伦理挑战[J]
.新闻知识,2004(2):25-2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2
1
徐晓明.
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1):79-81.
被引量:5
2
张运桥.
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思考[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3,5(2):56-59.
被引量:2
3
李科.
公众助人的冷漠与助人者的出路[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5.
被引量:3
4
李建华,周蓉.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J]
.伦理学研究,2002(1):16-20.
被引量:20
5
张大勇.
关于我国社会“见义勇为”行为的社会学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3):96-102.
被引量:3
6
孙笑侠.
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5):5-12.
被引量:89
7
李龙,徐亚文.
论法制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J]
.社会科学战线,1998(5):226-235.
被引量:6
8
程立显.
试论道德权利[J]
.哲学研究,1984(8):30-35.
被引量:20
9
范进学.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
.法学评论,1998,16(2):37-44.
被引量:171
10
朱力.
旁观者的冷漠[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7,34(2):114-125.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8
1
陈力丹.
201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1,33(1):6-12.
被引量:2
2
徐钝.
论司法能动的道德风险——道德权利语境下的比较性诠释[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2):24-31.
被引量:13
3
马运生,刘阳.
从“诬告反坐”到“讹诈有罚”——对被救助者诬赖救助者立法惩罚的再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84-87.
4
张紫微.
“见危不救”与“见危救助”的道德与法律思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5):59-63.
被引量:5
5
刘大纶.
社会冷漠:原因与对策[J]
.唯实,2012(12):61-63.
被引量:1
6
李志强.
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33-37.
被引量:3
7
周维.
老人跌倒扶不扶的利益分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6):46-48.
被引量:1
8
李洋.
“见危不救”的道德与法律思考——以“小悦悦事件”为例[J]
.青年与社会,2015,0(6):80-8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赵颖慧.
道德缺失背景下的道德法律化探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21-24.
被引量:3
2
汪胜.
纠纷解决中法律局限性的认识[J]
.企业导报,2013(23):169-170.
3
方乐.
法律实践如何面对“家庭”?[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17(4):48-60.
被引量:57
4
张广磊.
大学生新闻类型偏好与学业成绩及人格特质关系的实证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1):92-93.
被引量:1
5
杜健荣.
司法的道德困境及其应对[J]
.理论探索,2013(2):112-116.
被引量:3
6
张智华.
浅析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现状[J]
.新闻世界,2013(6):232-234.
被引量:4
7
邱珂,舒爱民.
论法律的局限性及克服[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4):101-107.
被引量:1
8
许娟.
见危救助的道德风险及其规制——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的风险叙事[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5):84-88.
被引量:2
9
王国龙.
论道德权利诉求中的司法克制主义——以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分析背景[J]
.西部法学评论,2014(3):10-23.
被引量:7
10
邱杰.
当前治理“道德冷漠症”的理路探讨[J]
.道德与文明,2014(6):127-130.
被引量:8
1
Mark Spencer,David Owens,非然.
美国版“小悦悦”引发良心大拷问[J]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12(3):16-19.
2
王一冰.
正能量[J]
.作文通讯(高中版),2013(2):49-49.
3
周恺.
彭宇案为什么常被人说起?[J]
.民主与法制,2015,0(18):50-51.
4
杨桂尧.
没有答案[J]
.今日中学生,2004,0(13):46-46.
5
李莉.
都是多媒体惹的“获”[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112-112.
6
陈星余.
世界末日=两百块[J]
.学语文之友(小学3-6年级),2013(3):34-35.
7
良知.
做好事为什么这么难[J]
.哲理,2011(2):27-27.
8
叶逗逗.
彭宇案遗憾[J]
.新世纪周刊,2012(4):40-42.
9
吉林考生,张国学(点评).
事不关己 贵在管起[J]
.语文月刊,2012(8):32-33.
10
马珮文.
心墙[J]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4,0(8):58-58.
青年记者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