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砂糖中二氧化硫含量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白砂糖在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硫含量的一系列检验数据,应用CNAS-GL03:2006《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白砂糖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稳定性进行的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白砂糖中的二氧化硫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
作者
宗玉英
陀雄信
机构地区
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出处
《大众科技》
2010年第7期102-103,63,共3页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白砂糖
二氧化硫
稳定性
分类号
TS24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1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R].中国标准出版社.
被引量:1
2
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K].中国标准出版社.
被引量:1
3
戚荣,梁达奉,郭剑雄,何仲良.
我国白砂糖保质期的探讨[J]
.甘蔗糖业,2004,33(3):43-4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吴雪辉,郭建军,袁松.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糖液色素脱色规律的研究[J]
.广西蔗糖,1999(2):36-39.
被引量:4
2
霍汉镇.
提高甘蔗白糖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
.甘蔗糖业,1994,23(6):17-20.
被引量:4
3
霍汉镇.制糖工艺与装备的新概念与新实践[Z].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2002..
被引量:7
4
余卓荦.成品白糖贮存期增色的探讨.广东制糖学会年会论文选集,1992:46-52
被引量:1
5
杨万善.降低白糖库存增色探讨.广东制糖学会年会论文选集,1991:46-52
被引量:1
6
GB317-1998《白砂糖》
被引量:2
7
谭广彬.
白砂糖贮存期质量管理的体会[J]
.广西蔗糖,2001(1):39-40.
被引量:1
8
刘慧霞.
亚硫酸法白砂糖色值差异的原因分析研究[J]
.甘蔗糖业,2001,30(5):29-33.
被引量:13
9
梁达奉.
关于白糖和赤砂糖卫生标准修订的一些设想[J]
.甘蔗糖业,2002(3):46-48.
被引量:3
10
陈世治.
也谈我国发展精炼糖问题[J]
.广西蔗糖,2003(3):50-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戚荣,黄雪影,柯华南,郭剑雄,李海乔.
我国白砂糖质量现状的研究分析[J]
.甘蔗糖业,2007,36(5):43-47.
被引量:4
2
周曼.
白砂糖中二氧化硫与色值变化相互关系[J]
.广西轻工业,2008,24(6):14-15.
被引量:2
3
陈建津,陈嘉敏,张志强,余构彬,柯华南.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砂糖中铁含量的技术研究[J]
.现代食品,2016,1(9):119-121.
被引量:1
4
陈建津,陈嘉敏,张志强,余构彬,柯华南.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砂糖中铁含量[J]
.现代食品,2016,1(12):79-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0
1
闫剑勇,胡加文,胡子谦,周国标,姚科.
酱油中硼酸的测定方法研究及本底值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93-494.
被引量:14
2
陈婉玉,陈崇羔.
蜂王浆中天然苯甲酸含量的测定[J]
.中国养蜂,1995,46(6):3-5.
被引量:7
3
吴丽莉.
发酵乳制品中苯甲酸的来源及水平[J]
.中国乳品工业,2007,35(3):43-46.
被引量:12
4
都薇,杨秀兰,陆美斌,吴丽娜,王步军.
小麦粉中甲醛本底值的测定[J]
.食品科学,2007,28(4):270-272.
被引量:9
5
马永均,安利华,郑万源,戴秀丽.
中国常见水果甲醛本底值调查及含量分析[J]
.食品科技,2007,32(3):221-224.
被引量:12
6
郑斌,陈伟斌,徐晓林,陈雪昌,王扬.
常见水产品中甲醛的天然含量及风险评估[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6-11.
被引量:26
7
白剑英.
食品添加剂亚硫酸盐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4):431-434.
被引量:46
8
WHO (2000). Benzoic Acid and Sodium Benzonate. 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 26, p 11.
被引量:1
9
元晓梅.食品中甲醛的测定分析[J].中国糖果月刊,2008.
被引量:1
10
程春梅.
磷酸盐在肉类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2007(11):33-3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杜业刚,李碧芳,邓武剑,杨俊,杨国武.
食品中天然产生的化学污染物本底值分析[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4(2):165-168.
被引量:19
2
曾莉雅,招原春,钟舒洁.
食品中天然二氧化硫残留的溯源及本底值调查综述[J]
.现代食品,2021(9):130-13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张青云,姜竹茂.
食品中天然苯甲酸的溯源分析及本底调查[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31(2):178-181.
被引量:13
2
乔秋菊,刁春霞,黄为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鱼及鱼丸中硼元素的本底值[J]
.广东化工,2015,42(7):162-163.
3
郑晓冬,宋烨,潘少香,孟晓萌,刘雪梅,闫新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枣中苯甲酸[J]
.中国果菜,2015,35(10):33-36.
被引量:4
4
顾宇翔,王丁林,陈羽菲.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食品添加剂成分综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6):2312-2317.
被引量:14
5
毛婷,姜洁,路勇.
“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研究重点领域建议[J]
.食品科学,2018,39(11):302-308.
被引量:12
6
赵丹莹,温雅,王玮,郭蒙京,李堃.
奶酪中甲醛含量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J]
.职业与健康,2018,34(18):2495-2497.
被引量:2
7
龚德力.
食品中内源性化学污染物的本底值研究初探[J]
.现代食品,2018,3(18):67-69.
被引量:1
8
郭旭光,尹玉云,任梦柯.
滴定法测定三种香辛料中二氧化硫本底值[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3):246-249.
被引量:8
9
崔杰,刘柏林,孟灿,单晓梅,李卫东.
2014—2018年安徽省部分豆类及豆制品中硼含量[J]
.卫生研究,2020,49(1):145-147.
被引量:4
10
李晓,李媛,安瑜,吴坤.
陕西红枣中天然苯甲酸的测定及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9):217-221.
被引量:7
1
朱正林,左笔军.
食用香精对洗涤剂中次氯酸钠有效氯稳定性的影响[J]
.化学清洗,1999,15(2):9-11.
2
廖显珍,蔡同一,周山涛.
胡罗卜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胡萝卜素含量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2,13(9):52-54.
被引量:5
3
吴婕,摆玉芬,刘玉梅.
番茄红素在植物油中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24(5):88-93.
被引量:4
4
李绮丽,吴卫国,彭芳刚,毛海峰.
莲子皮原花青素测定方法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2):241-245.
被引量:24
5
杨依姗,李春美,陈美红.
香草醛/硫酸法测定柿子单宁含量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技,2010,35(12):267-271.
被引量:10
6
赵愚非.
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不确定度的评估[J]
.黑龙江粮食,2013(6):53-54.
7
颜廷才,邵丹,李江阔,张鹏,陈绍慧.
1-MCP对葡萄货架期间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5,36(20):258-263.
被引量:19
8
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知识讲座 第七讲 检测和校准的质量控制[J]
.交通标准化,2009,37(14):54-58.
被引量:1
9
孙威振.
香芹中总黄酮提取工艺[J]
.食品安全导刊,2016,0(8X):112-112.
10
王冬妍,郭霞,李兴权.
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稳定性检验方法研究[J]
.品牌与标准化,2016(4):49-50.
被引量:2
大众科技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