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科学主义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科学主义不等于反科学技术,但是很容易滑向反科学技术。在享受科技成果时,人们之所以反对之,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或者人文素质的缺失。而要解决这些矛盾,重要途径在于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富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作者
付八军
机构地区
井冈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第7期22-24,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反科学主义
科学技术
人文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李侠.
简析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1-4.
被引量:7
2
余泽娜.
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生产力及其价值定位[J]
.兰州学刊,2004(6):76-78.
被引量:1
3
胡华南.
现代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及思考[J]
.理论月刊,2007(10):50-52.
被引量:2
4
张光斗.试论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1-1.
被引量:1
5
孙喜亭.
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确立[J]
.教育研究,2000,21(6):10-14.
被引量:7
6
潘懋元,吴岩.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1996(3):8-9.
被引量:18
7
邬大光.西方高等教育观念的新变革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4,(2):19-2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90.
被引量:4
2
埃德蒙德胡塞尔 海.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27.
被引量:2
3
奥古斯特孔德 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4.
被引量:1
4
鲁道夫哈勒 韩林合译.新实证主义:维也纳学圈哲学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4.
被引量:1
5
奥托纽拉特 杨富斌译.社会科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8.
被引量:1
6
克拉夫特 李步楼 陈维杭译.维也纳学派:新实证主义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被引量:1
7
哈贝马斯 郭官义 李黎译.认识与兴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65.
被引量:7
8
欧内斯特内格尔 徐向东译.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
被引量:1
9
杰拉尔德霍尔顿 范岱年 陈养惠译.科学与反科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91.
被引量:1
10
AF查尔默斯 查汝强 江枫 邱仁宗译.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4
1
刘在洲.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时代内涵、本质特征与中国道路[J]
.高等教育研究,2024,45(2):39-46.
2
孙希佳.
气候变化的警告者:《追日》中的反科学主义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34(3):103-112.
被引量:2
3
邰崇禧,汪康乐,陆升汉,高凤明,顾季青,宋惠娟.
体育教育专业两种培养方案影响教育实习评价的调查分析[J]
.体育与科学,2002,23(2):77-79.
被引量:5
4
王文君.
中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1):5-8.
被引量:29
5
王兆详.
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探索[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38-341.
被引量:5
6
廖才英.
转变教育观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先导[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3):10-13.
被引量:2
7
谢春红.
近现代西方两种文化视域下教育理念的发展路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114-118.
被引量:1
8
车亮亮.
科学主义——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范式选择[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82-85.
9
佟贺丰.
不同语境与政治环境下的国家科普理念[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8,23(9):33-36.
被引量:2
10
叶欣茹.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景展望[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1):57-61.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2
1
周川.
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
.教育研究,2005,26(6):26-30.
被引量:119
2
毛盛勇.
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理论和方法的思考[J]
.统计教育,2005(8):40-41.
被引量:2
3
潘懋元,吴岩.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1996(3):8-9.
被引量:18
4
沈红.大学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J].科技导报,1995,(3).
被引量:2
5
和飞.大学在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中的作用[J].肇庆学院院报,2007,28(6).
被引量:1
6
张铁明.教育产业论: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M]{H}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7
张俊超,吴洪富.
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19-124.
被引量:31
8
冯建民.
人文与科学教育关系影响下的高等教育发展[J]
.高校教育管理,2011,5(1):29-35.
被引量:2
9
王永,刘兴全,潘敏.
科学研究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西南民族大学60年科研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6):21-26.
被引量:1
10
孙喜亭.
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确立[J]
.教育研究,2000,21(6):10-1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张慧玲,付八军,张智婷.
关于高等教育与科技进步的三个命题[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4):140-141.
2
高芳,曹菁.
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发展研究综述[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9):173-174.
1
李政涛.
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什么[J]
.新课程(综合版),2007,0(4):1-1.
2
邓友超.
论当代解释学观照下教育情境的特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1):1-6.
被引量:4
3
周光明,樊晓平.
我国科学教育实施的观念性障碍[J]
.求索,2008(7):168-169.
被引量:1
4
关於“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方法”中几个问题的简要说明[J]
.教学与研究,1953(4):6-10.
5
晓文.
应试教育是反科学发展观的[J]
.新教育(吉林),2005(4):62-62.
6
周川.
教育中的唯科学与反科学[J]
.教育研究,2000,21(2):3-6.
被引量:14
7
郭振有.
应试教育之弊端:反科学发展观[J]
.教育情报参考,2005(12):17-18.
8
崔燕.
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之我见[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7):116-117.
9
郭振有.
应试教育之弊端:反科学发展观[J]
.中国教育学刊,2005(9):5-6.
被引量:19
10
沈铭贤.
反对克隆人是反科学?——向何祚庥先生请教[J]
.上海科学生活,2002(12):33-33.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