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公司法》引入利益相关者条款的思考——“强制+授权”的分类规范治理模式 被引量: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其"可诉性差"为人垢病,因而有必要重构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借鉴美国各州公司法对"利益相关者条款"效力规范上所采取的多元模式,我国《公司法》在引入"利益相关者条款"中应采取"强制+授权"的分类而治模式:针对大型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董事(经理),在一些"特定"的商业决策(如薪酬安排、并购重组)之场合,应将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一项新增的董事义务(社会义务)以强行性条款作出明确规定,并赋予利害关系人相应诉权,以敦促董事践行公司社会责任;针对中小型公司(非上市公司),则以授权性条款引入为宜,以使社会责任承担与尊重自治相平衡,而不致矫枉过正,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应早日引进"商业判断规则",以便为"利益相关者条款"的配合适用做好铺垫。
作者 官欣荣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80,共10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以司法介入为中心"(编号:06YG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商法规制研究"(编号:09YJA820025)的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99

  •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学研究,1998,20(5):82-99. 被引量:97
  • 2金海平.股东利益至上传统的颠覆——国外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介[J].南京社会科学,2007(3):25-30. 被引量:20
  • 3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41). 被引量:104
  • 4Clark, Robert C. Corporate Law[ M ]. Bost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6. 被引量:1
  • 5Berle, Adolf A. , Jr. Corporate 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J]. Harvard Law Review, 1951,44(7) :1049 -1074. 被引量:1
  • 6Dodd, E. Merrick. 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 J~. Harvard Law Review, 1932,45(7) :1145 -1163. 被引量:1
  • 7Einer Elhauge. Sacrificing Corporate Profits in the Public Interest [ J ].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05, 80 ( 7 ) : 733 - 869. 被引量:1
  • 8David Millon. Redefining Corporate Law[ J ]. American Indian Law Review, 1991, (24) :223 -240. 被引量:1
  • 9Fairfax, Lisa M. The Rhetoric of Corporate Law: The Impact of Stakeholder Rhetoric on Corporate Norms [ J ]. 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2006, 31 (3):675 -718. 被引量:1
  • 10Fairfax, Lisa M. Doing Well While Doing Good: Reassessing the Scope of Directors' Fiduciary Obligations in For-Profit Corporations with Non-Shareholder Beneficiaries[ J ]. 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2002, (59) :409 -47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4

同被引文献384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