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许渊冲先生的美学翻译理论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引入与解释,继而论述了这一理论在其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其汉诗英译中的体现。通过具体例子的分析,阐述其翻译理论中的三美、三化、三之的内涵,认为许渊冲先生的理论在中国文学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
米亚宁
机构地区
甘肃联合大学
出处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7期158-158,124,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许渊冲先生
翻译理论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327.
2
辜正坤.汉英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3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被引量:149
4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40
5
许渊冲.译笔生花--译家谈艺录丛书[M].文心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6
朱光潜著..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87.
共引文献
185
1
吕萍.
文学翻译中的语境问题[J]
.中国翻译,2004,25(5):59-62.
被引量:30
2
张智中.
“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J]
.外语教学,2004,25(6):39-44.
被引量:15
3
王宏,张玲.
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赛译文评析[J]
.中国翻译,2004,25(6):80-83.
被引量:2
4
林家修,罗枫.
许渊冲翻译理论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再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96-399.
被引量:6
5
杨全红,赵小刚.
译可译,非常译——谈几种“不可译”语言形式的变通翻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3):71-73.
被引量:16
6
张智中.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论许渊冲先生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改译[J]
.外语教学,2005,26(4):69-76.
被引量:14
7
王建平.
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艺术空白处理[J]
.外语学刊,2005(4):84-90.
被引量:22
8
王述文.
影视片名的翻译及其审美意义——从《美国丽人》说起[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4):117-122.
被引量:13
9
沈建荣,王丽.
浅析中国学生在英译汉中的“English Chinese”现象[J]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100-102.
10
刘舸.
关于翻译中某些问题的争论[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114-117.
同被引文献
6
1
许渊冲.诗经[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2
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3
翟子惠.
诗歌翻译美化之艺术——《春晓》两译文比较[J]
.钦州学院学报,2008,23(5):111-113.
被引量:2
4
谢诗琳.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应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08(11):123-123.
被引量:3
5
韩慈红.
李白诗歌中动词英译的意蕴研究[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45-47.
被引量:2
6
韩慈红.
李白诗歌中数词英译的意蕴研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10):214-21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黄云金.
译形译意——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理论及技巧探微[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2):75-76.
被引量:2
2
韩慈红.
李白诗歌中“月亮”英译的情感再现研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5):243-2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韩慈红.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英译情感再现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5):107-110.
被引量:1
2
李斌.
“三美论”视域下叶绍翁诗歌英译及赏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3):3-6.
3
王峥翔.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J]
.青年文学家,2016(6X).
1
张智中.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美学特征[J]
.时代文学,2008(2):144-146.
被引量:4
2
林家修,罗枫.
许渊冲翻译理论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再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96-399.
被引量:6
3
陈志海,董淑新,邓玉洁.
浅析许渊冲“优化论”在中国古诗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
.北方文学(下),2017,0(3):86-87.
被引量:2
4
孙悦.
论许渊冲的文学诗歌翻译理论在《无题》中的再现[J]
.读书文摘(中),2016(1):16-17.
5
张俊杰.
“优势竞赛论”——一个博弈论的观点[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8-10.
被引量:1
6
张林影.
许渊冲翻译思想解读[J]
.作家,2010(20):149-150.
被引量:1
7
尹静,汪婷.
许渊冲翻译文学探析[J]
.海外英语,2015(17):118-119.
8
尹川.
译者应如何戴着镣铐跳舞——以许渊冲诗歌翻译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4(9):59-60.
9
滕永文.
试析海明威早期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意识[J]
.江苏社会科学,2009(3):96-99.
被引量:3
10
董培伦.
读者中来[J]
.诗刊,2010(5):72-72.
科技信息
201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