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的概念及成因,分析了常德市鼎城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发生危害情况及主要特点,从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防御措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
作者
刘建军
沈俊峰
王小玲
机构地区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局
出处
《作物研究》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农业
气象灾害
粮食安全
防灾减灾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2
参考文献
6
1
李克勤主编,唐秋澄等编写..湖南粮油作物生产与气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9.
2
张爱民.建设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服务新农村建设[EB/OL].http://www.hbqx.gov.cn/index.php/office/FCkeditor/editor/skin/swf/FCkeditor/editor/index.php?template=article&sortid=89&articleid=1356.[2007-04-29].
被引量:1
3
许本作,刘建军,伍志民.
关于农业防灾减灾的思考——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
.农业科技通讯,2009(4):26-28.
被引量:4
4
戴清明,李瑾,曾双葆,罗先圣,刘运政,何保元,瞿科.
浅谈湖区农业灾害及其减灾生产新技术[J]
.作物研究,2007,21(4):448-451.
被引量:4
5
秦新林,熊玉双,解德华.
张家界市作物气象灾害的减避技术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06(3):8-9.
被引量:3
6
胡艳阳,蒋志鹏,徐湘萍.
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2008,6(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侯艳华.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思路[J]
.中国农业信息,2004,16(11):4-5.
被引量:2
2
戴清明,吕爱钦,何维君,谢年保,陈欣,张志远,匡朝凌,瞿科.
洞庭湖区油菜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避灾对策[J]
.作物研究,2006,20(1):60-63.
被引量:57
3
戴清明,张志远,邵政权,毛芳莉.
湖区直播早稻低产原因分析及其改进办法[J]
.作物研究,2007,21(1):5-8.
被引量:5
4
王春乙,郑昌玲.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1):1-5.
被引量:60
5
杨尚英,张梅梅,杨玉玲.
近1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06-108.
被引量:57
6
戴清明 双巨强.巧种倒春,灾年保丰收.湖南农业科学,1997,:33-35.
被引量:1
7
吕爱钦,戴清明,谢年保,杨美丽,邓家旋,邵政权,陈毅刚.
湖区水稻主要气象灾害与生产补救对策[J]
.作物研究,2004,18(1):11-1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9
1
尹丽辉,苏爱军,吴冰.
关于减少水旱灾害的思考[J]
.湖南农业科学,2008(1):149-151.
2
郭鹏程,盛平,陈立辉,孙新华,胡鑫,龙瑞明,吴国光.
益阳市避灾农业的调查与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1):152-154.
3
刘伟健,余舞蛟.
长沙市农业生物灾害防控战略探讨[J]
.作物研究,2008,22(1):4-6.
被引量:3
4
李艳本,李柏生.
8月下旬洪涝灾害对中、晚稻生产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8,22(1):17-19.
被引量:3
5
田祖庆,蒋剑麟,熊宏林,张运胜.
2008年冰雪灾害对油菜生产的影响与抗灾对策[J]
.作物研究,2009,23(1):49-51.
被引量:5
6
胡添虹,蔡永立,李武陵.
崇明生态岛建设生态类指标体系筛选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85-888.
被引量:7
7
唐海明,帅细强,肖小平,殷玉梁,黄桂林,杨光立,汤文光.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84-290.
被引量:26
8
沈淑芬,李敬岩,史影辉,张宏远,蒋浩,罗福利,洪长春,陈秀杰.
彰武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8-98.
被引量:1
9
王顺叶.
夏玉米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农业灾害研究,2014,4(1):25-2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6
1
王志伟,翟盘茂.
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2003,58(z1):61-68.
被引量:170
2
胡艳阳,蒋志鹏,徐湘萍.
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2008,6(13).
被引量:2
3
彭向阳,何君.
湖南农业灾害及防灾减灾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8-9.
被引量:3
4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886-895.
被引量:158
5
李雪娟,汤剑平,庄静.
近年水稻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和节肥增效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4(4):26-27.
被引量:5
6
吕军.
渍水对冬小麦生长的危害及其生理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4,20(3):221-226.
被引量:72
7
覃志豪,徐斌,李茂松,王道龙,张万昌,李文娟,黄建明.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2):61-69.
被引量:47
8
姚礼福,丁美荣.
水稻生长后期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2X):23-23.
被引量:1
9
王金城,朱延红,王鑫.
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07(5):71-72.
被引量:5
10
于立河,刘德福,郭伟,薛盈文,曾玲玲,张健,侯海鹏.
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4):658-66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3
1
张钊,戴劲,张俊利,谭德权,李文明.
2010年邵阳市农业气象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89-290.
被引量:2
2
易卫平,彭伟正,彭选明,王芊,庞伯良,邓波,易靖超.
C815S和Y58S母系组合对灌浆期低温抗性的比较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1(8):10-12.
被引量:3
3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徐凤娇.
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
.作物杂志,2011(5):1-7.
被引量:38
4
蒋志光,王辉,李姿容,黄立成,汪世斌,钟泽洲.
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J]
.作物研究,2012,26(1):4-6.
被引量:10
5
唐海明,帅细强,肖小平,殷玉梁,黄桂林,杨光立,汤文光.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84-290.
被引量:26
6
张冬梅,米克拉依.吾甫尔.
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
.新疆农业科技,2013(6):28-28.
被引量:2
7
章竹青,王米吉,卢荣琼,彭梦霜,黄冬强.
长沙地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2014(3):41-45.
被引量:6
8
葛化丽.
水稻中后期抗灾夺丰收的技术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0):75-75.
9
曹志伟.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72-273.
10
符呈祥,褚百凤,邓有余,范超跃,殷艳,刘伟丽,申胜辉.
桃江县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
.作物研究,2016,30(2):190-19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邢虎成,刘玲,陆魁东,揭雨成.
洞庭湖区农业气象灾情指数与作物模式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3):104-110.
被引量:2
2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参考[J]
.作物杂志,2012(2):125-127.
被引量:1
3
唐海明,帅细强,肖小平,殷玉梁,黄桂林,杨光立,汤文光.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284-290.
被引量:26
4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冯金凤.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
.作物杂志,2012(3):1-5.
被引量:95
5
蒋志光,王辉,李姿容,黄立成,蒋明睿,郭蓉芳,覃鸿,汪世斌,钟平,罗成,吴瑾.
湘阴县水稻集中育秧模式下的气象服务初探[J]
.作物研究,2012,26(5):555-556.
被引量:1
6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
小麦高产创建技术参考[J]
.作物杂志,2012(5):159-160.
被引量:14
7
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王志伟,胡银星,程耿,龚尔聪.
云南小麦隐性自然灾害成因及防控途径分析[J]
.作物杂志,2012(6):115-118.
被引量:7
8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
小麦高产创建冬春管理技术建议[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5-6.
被引量:6
9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丁玉萍.
冬小麦早春管理技术要点[J]
.作物杂志,2013(1):106-107.
被引量:1
10
韩天富,张卫建,胡国华,周新安,吴存祥,李金玉,杨文钰.
隐性自然灾害对中国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农学学报,2013,3(2):44-49.
被引量:6
1
史梦雅,马常宝,黄铁平,陈敏余,左光华,张学军.
“沃柯”微生物菌剂在常德市鼎城区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
.中国农技推广,2016,32(9):57-59.
被引量:1
2
图片新闻[J]
.中国农机监理,2011(4):19-19.
3
黄向云.
实施棉瓜菜生态套作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棉瓜菜生态套作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
.当代蔬菜,2004(9):12-12.
4
贵芳.
常德市鼎城区土杂肥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1(1):19-20.
5
顾建国.
浅谈鼎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J]
.湖南水利水电,2010(4):99-101.
6
李翠华,许光.
常德市鼎城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11-12.
被引量:4
7
杨春安,郭利双,卜茂平,李玉芳,杨朝喜.
湘杂棉20号高产创建的关键技术[J]
.江西棉花,2011,33(5):42-43.
8
罗功仪,李奎林.
湘北地区自生稻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1(12):63-64.
被引量:1
9
陈杰.
鼎城区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23-25.
被引量:1
10
王小玲.
鼎城区2010年度早稻成熟期推迟的原因分析与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1):31-32.
作物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