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及社会结构变化
被引量:14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9,13,共5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参考文献5
-
1孙达人著..中国农民变迁论 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208.
-
2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M].,1996.. 被引量:1
-
3-.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的乡镇企业[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
4郭书田.民工潮--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分析.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
5农业部政策法规司.中国农村经济40年[M].中原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9
-
1陈耀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2):8-14. 被引量:8
-
2王东升,李亚娜.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10-113. 被引量:5
-
3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2):60-70. 被引量:110
-
4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0(6):12-14. 被引量:53
-
5武志杰.我国化肥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导报,1997,15(9):37-39. 被引量:23
-
6陈艳,王雅鹏.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31-35. 被引量:13
-
7赵耿华,蒋成杰,刘九洋.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诸多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内蒙),2005(7):53-55. 被引量:10
-
8Bernd Tenbergen,Antje Günster,Karl-Friedrich Schreiber,朱志辉.获取径流:微型集水区技术——半干旱区灌溉植树的替代方法[J].人类环境杂志,1995,24(2):72-76. 被引量:1
-
9Per Pettersson-Lfquist.桑给巴尔开阔水域养藻业的发展:试论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人类环境杂志,1995,24(7):487-491. 被引量:1
-
10陈才,修春亮.对东北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机制的再认识[J].地理科学,1995,15(3):217-225.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4
-
1田明,张小林,汤茂林.县城在乡村城市化中的优势分析[J].人文地理,2000,15(5):19-23. 被引量:10
-
2陈艳,王雅鹏.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31-35. 被引量:13
-
3韦惠兰,沈发云,傅小莉.集水技术与中国半干旱区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以甘肃中部四个农村社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86-91. 被引量:4
-
4方华.改革时期广东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7-13. 被引量:3
-
5白玉.广东农民收入情况的分析[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12):38-41.
-
6李永周,吴良国.乡城人口流动与城市服务业发展[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0(4):24-29. 被引量:1
-
7张柏.中国发展精准农业耕作的基本分析及设计[J].地理科学,2000,20(2):110-114. 被引量:20
-
8文雯,周宝同.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农户收入差异分析——以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31-36. 被引量:1
-
9朱晔.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13(3):69-73.
-
10吴伟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刍议──谈农村养老、医疗、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河北法学,2001,19(1):99-10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70
-
1薛德升,郑莘.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16(5):24-28. 被引量:38
-
2姚敏,赵燕霞,张柏.精准农业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18(2):27-29. 被引量:3
-
3张桂红,向雅萍.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法制环境的完善[J].时代法学,2004,2(6):64-75.
-
4卢珊,王平,刘湘南.论精准农业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关键[J].地球信息科学,2001,3(1):38-42. 被引量:10
-
5朱永华,付慧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919-920. 被引量:2
-
6雷雨.精准农业模式下的技术集成与管理创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29-33. 被引量:2
-
7郭荣朝,张艳,孙小舟.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城镇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4):60-64. 被引量:5
-
8杨娜,翟江.发展要求与公平选择: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2):20-22. 被引量:1
-
9王美兔.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2006(5):63-63. 被引量:1
-
10张国庆.数字农业农田信息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2):98-100. 被引量:2
-
1王思长.论农民工“候鸟式”流动问题[J].淮海论坛,2013(2):30-30.
-
2陈光金.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J].研究与实践,2008(3):4-10. 被引量:5
-
3叶兴庆.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J].中国发展观察,2007(2):7-9. 被引量:1
-
4陈光金.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109-109. 被引量:3
-
5陈柳钦.关注农民市民化问题[J].天津支部生活,2007(9):59-59.
-
6李高武.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辨析[J].前进,2010(8):43-46. 被引量:2
-
7周江勇.宁波农村社会结构变化趋势[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8(7):16-17.
-
8迟福林.新阶段的全面改革[J].新世纪领导者,2008(1):45-46.
-
9肖金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浅析[J].现代商业,2010(26):277-278. 被引量:10
-
10张弥.社会结构变化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3(3):91-9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