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京剧:从“旧形式”到“最顽固的堡垒”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京剧在20世纪经历了从"旧形式"到"最顽固的堡垒"的话语演变。这些话语的产生及转换揭示了京剧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识形态内涵,同时也说明了"五四"以降人们一致的忽略京剧形式本身的自主性,而将其与意识形态两相对应的思维。本文在批判这种思维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形式"的概念对于今天京剧的发展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 郭玉琼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基金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世界左翼戏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2008B07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延安平剧研究院致全国文艺界书[A].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z].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2延安平剧研究院创立缘起[A].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Z].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3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N].人民日报,1967.5.29. 被引量:4
  • 4初谰.京剧革命十年[J].红旗杂志,1974,(4). 被引量:2
  • 5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A].郭沫若全集1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6王学军.意识形态与审美革命[A].人文科学与艺术文库编委会编.文化与艺术论坛[C].上海:东方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7王丽丽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 胡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90.

共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