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sia货币指数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
被引量:10
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50,共4页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同被引文献140
-
1姚余栋,谭海鸣.央票利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综合性指标[J].经济研究,2011,46(S2):63-74. 被引量:50
-
2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39(9):36-47. 被引量:142
-
3王晓青,李云山.货币供给机制、经济结构问题与金融总量调控[J].金融研究,2004(9):10-18. 被引量:19
-
4彭兴韵,包敏丹.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28(11):10-18. 被引量:20
-
5罗天勇.宏观经济学不能回避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1):14-18. 被引量:2
-
6张勇,范从来.货币需求函数结构稳定性的实证分析——来自政策变动、经济稳定预期不稳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6,22(2):10-17. 被引量:34
-
7汪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6,22(5):26-34. 被引量:12
-
8徐明生.费雪理想指数的分解分析[J].统计教育,2006(8):10-13. 被引量:1
-
9魏杰,王韧.货币“迷失”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进展与现实抉择[J].经济学动态,2007(1):22-28. 被引量:7
-
10汪洋.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述评[J].管理世界,2007,23(1):137-146.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10
-
1朱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德比较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3):13-15. 被引量:1
-
2朱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德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4):73-78. 被引量:3
-
3王如丰.货币总量指数的选择——基于货币需求稳定性的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9):101-106. 被引量:1
-
4王宇伟.货币的加总方法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3):19-38. 被引量:20
-
5左柏云,付明卫.中国货币服务指数的构建和经验检验[J].金融研究,2009(11):74-90. 被引量:13
-
6孙红霞,陶江,张艨.澳洲经济背景下的三大货币指数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11(10):54-60.
-
7张杰平,刘维泉.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VAR模型的预测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2(12):5-12. 被引量:6
-
8杜薇,刘超.我国货币政策总量指标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迪维西亚货币总量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5,0(50):52-60. 被引量:2
-
9龚旭云.中国货币供给增长结构研究——基于Divisia指数模型[J].武汉金融,2018,0(8):30-35. 被引量:1
-
10夏仕龙.三种货币量的有效性比较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11):147-150.
二级引证文献30
-
1王宇伟.不同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差异研究——中国货币需求不稳定的一个新解释[J].经济科学,2009(4):31-42. 被引量:8
-
2左柏云,付明卫.中国货币服务指数的构建和经验检验[J].金融研究,2009(11):74-90. 被引量:13
-
3董晓辉.引入证券化影响的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检验[J].经济经纬,2010,27(6):127-131. 被引量:1
-
4赵文生,谭建立,杨深.流动性过剩测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0):42-51. 被引量:3
-
5孙红霞,陶江,张艨.澳洲经济背景下的三大货币指数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11(10):54-60.
-
6张杰平,刘维泉.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VAR模型的预测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2(12):5-12. 被引量:6
-
7彭方平,连玉君,胡新明,赵慧敏.规模经济、卡甘效应与微观货币需求——兼论我国高货币化之谜[J].经济研究,2013,48(4):83-93. 被引量:21
-
8周光友,曾瑶.银行信贷扩张的通货膨胀效应研究——基于CC-LM模型的分析框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28(3):98-108. 被引量:2
-
9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杨庆明.金融改革视角下:不同体制商业银行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基于中、美、德商业银行体系的比较[J].武汉金融,2014(9):45-47.
-
10胡晓艳,张延良.信贷规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信贷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4(9):74-80.
-
1吴建明,吴亚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分析[J].市场论坛,2009(6):56-57.
-
2卞志村.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6(2):20-27.
-
3杨均.系统分析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0(8):39-41.
-
4陈健颖.如何善用外汇储备[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20-21.
-
5吴音.美元贬值加剧 汇率调整任重道远——2003年国际汇率走势评述[J].中国金融,2004(4):59-61.
-
6王娟.通货膨胀率计算方法及西方国家控制通胀率的目标分析[J].浙江金融,1995(3):19-20.
-
7刘敏祥,王爱民,李少华.试论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J].征信,1997,24(4):32-34.
-
8人民币正式“入篮”[J].品质,2016,0(1):21-21.
-
9徐强.中国货币供给、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兼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择[J].财经研究,2001,27(8):3-10. 被引量:11
-
10侯军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1(6):21-2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