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介绍——兼谈对《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修订的建议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DB45/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的起草过程,以及该标准中新创造的一批六堡茶专用术语和定义,并对GB/T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提出了修改建议。
作者
吴平
张宏
樊春燕
温志杰
机构地区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广东茶业》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Guangdong Tea Industry
关键词
六堡茶
创新
术语
定义
修订
建议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11
1
吴平.
六堡茶之越陈越好,好在哪里?[J]
.茶叶,2009,35(1):22-24.
被引量:14
2
赵玉香,杨秀芳,邹新武,李宗垣.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修订概述[J]
.中国茶叶加工,2008(3):42-45.
被引量:17
3
吴平.
“六堡茶”与《六堡茶》标准[J]
.广东茶业,2008(2):12-14.
被引量:6
4
王镇恒, 王广智..中国名茶志[M],2000.
5
苍梧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苍梧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915.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编,罗万浩.广西出口商品大全[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7
于公介编著..中国的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3.
8
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特产风味指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9
陈学良著..茶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145.
10
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主编..制茶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23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霍建聪,李湘利.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05(4):40-41.
被引量:14
2
GB/T14487-93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
被引量:1
3
彭庆中.六堡茶百年盛衰(四)[N].西江都市报,2008-7-11(12)
被引量:1
4
谭云瑞,苍梧六堡(茶)[A].陈椽主编,中国名茶研究选集[C].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安徽农学院出版,1985,84
被引量:1
5
陈椽编着.茶叶贸易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247
被引量:1
6
陈文怀着,港台茶事[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37-38
被引量:1
7
陈爱新编.广西卷广西名茶概述[A].王镇恒、王广智主编.中国名茶志[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50-658
被引量:1
8
湖南农学院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茶叶评审与检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60
被引量:1
9
吴平.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研究兼论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的“六堡茶”[A].北京大学人居环境中心编撰.21世纪中国人居环境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143-147.
被引量:1
10
GXCIQ88-2003六堡茶[S]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4
1
杨文俪.
不同做青方式对铁观音做青叶态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J]
.茶业通报,2022,44(2):63-66.
被引量:2
2
徐文贤,王登良.
夯实基础 促进六堡茶发展[J]
.广东茶业,2009(6):13-15.
3
凌彩金,王秋霜,卓敏,潘顺顺.
茶叶审评技术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68-71.
被引量:22
4
吴平,温志杰,郭维深,廖庆梅,刘泽森,张均伟,蔡一呜,谢加仕.
六堡茶之槟榔香味溯源和辨析[J]
.茶叶,2010,36(2):71-76.
被引量:15
5
王忠华,吴月燕,张燕忠.
不同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感观品质及营养活性成分分析[J]
.蚕业科学,2011,37(2):272-277.
被引量:33
6
段红星,杨娜.
普洱熟茶与六堡茶的品质比较研究[J]
.茶叶,2011,37(3):150-151.
被引量:5
7
吴平.
六堡茶产品批号编码规则探讨[J]
.广东茶业,2012(4):10-14.
8
张梅,屈广滨.
六堡茶生产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J]
.市场论坛,2013(2):51-52.
被引量:2
9
黄仁志,贾孟周,颜新培,周跃斌,刘昌文,龙唐忠,李飞鸣,万飞,贾超华.
新型复合桑叶茶饮料的研制[J]
.湖南农业科学,2014(1):67-68.
被引量:1
10
陈键,王丽丽,宋振硕.
茶叶色素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3(4):13-16.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80
1
黄浩,刘仲华,黄建安,李适,李娟,吴杨,邓婷婷,龚雪.
“发花”散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J]
.茶叶科学,2010,30(5):350-354.
被引量:37
2
王岳飞,罗子华,邬新荣,陈红波,徐平,杨贤强.
普洱茶提取物抗氧化及其对Na_2S_2O_3诱导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J]
.茶叶科学,2010,30(6):475-481.
被引量:5
3
郑德勇,杨江帆,潘晓云,凌宏有,林清霞.
白茶多糖的提取与结构初探[J]
.茶叶科学,2010,30(S1):551-555.
被引量:9
4
刘仲华,王增盛,黄建安,施兆鹏.
黑茶初制中主要色素物质的变化与色泽品质的形成[J]
.茶叶科学,1991,11(S1):34-41.
被引量:28
5
杜冠华.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保护药物的研究[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3):258-263.
被引量:43
6
刘小玲,李颖,姜元欣,庾翔.
广西六堡茶主要特征成分分析[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1):46-50.
被引量:31
7
谢明勇,聂少平.
茶叶多糖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2):107-114.
被引量:47
8
陈云兰,于汉寿,吕毅,金磊,纪燕玲,王志伟.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06,26(3):232-236.
被引量:31
9
方积年,丁侃.
天然药物——多糖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分离纯化方法[J]
.中国天然药物,2007,5(5):338-347.
被引量:146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DB45/T581-2009六堡茶[S].2009-05-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毛彦,黄丽,韦保耀,夏宁,滕建文.
广西六堡茶“金花”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J]
.茶叶科学,2013,33(6):556-561.
被引量:30
2
韦柳花,苏敏,陈三弟,吴永华.
不同贮存时间六堡茶品质变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5,28(1):376-380.
被引量:29
3
吴平.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的比较[J]
.茶叶,2015,41(2):86-92.
被引量:7
4
应乐,潘越,王岳飞,徐平.
六堡茶多糖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及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茶叶科学,2017,37(1):25-37.
被引量:14
5
张静,周小滔.
不同年份六堡茶与虫屎茶理化成分对比分析[J]
.蚕桑茶叶通讯,2018(2):14-1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邓庆森,毛彦,何梅珍,黄丽,韦保耀.
六堡茶中“金花”菌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茶叶加工,2014(3):19-24.
被引量:5
2
梁燕妮,田春林,俸雪.
六堡茶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
.农业与技术,2014,34(11):10-10.
被引量:11
3
苏敏,韦柳花,吴永华,蓝燕.
不同干燥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7):82-86.
被引量:11
4
陈然,郝彬秀,田海霞,李颂,马跃,王春玲.
六堡茶真菌分布浅析及金花菌筛选鉴定[J]
.食品科技,2016,41(4):19-23.
被引量:21
5
温志杰,卢洁,曹璐璐,盘宝进,黄杏娟,杨程.
六堡茶渥堆过程中优势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5):1149-1155.
被引量:17
6
邓秀娟,骆爱国,李亚莉,苏丹,李佳,周红杰.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雪黄散囊菌研究初探[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5):2003-2007.
被引量:2
7
李锦锋,滕翠琴,吴文亮,马士成,邱瑞瑾.
六堡茶有效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16,10(16):93-97.
被引量:7
8
胥伟,吴丹,姜依何,朱旗.
黑茶微生物研究:从群落组成到安全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9):3541-3552.
被引量:13
9
刘忠英,潘科,沈强,吕军,甘正刚,郑文佳.
茶褐素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5):396-400.
被引量:15
10
韦柳花,苏敏,罗小梅,刘初生,林国轩,覃榆茏.
六堡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260-263.
被引量:5
1
欧盟通过新型食品法规修改建议[J]
.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8(1):52-52.
2
张侃.
欧盟通过新型食品法规修改建议[J]
.食品科技,2008,33(2):252-252.
被引量:1
3
赵玉香,杨秀芳,邹新武,李宗垣.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家标准修订概述[J]
.中国茶叶加工,2008(3):42-45.
被引量:17
4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J]
.茶世界,2004,0(7):38-40.
5
罗秀梅,雷时奋.
白酒国家标准(GB/T10781)质量分析和修改建议[J]
.轻工标准与质量,2013(1):34-36.
6
蔡晶.
略议茶叶标准[J]
.江苏质量,2003(5):28-29.
7
白凤翎.
发酵酒的大肠菌群标准与检验方法探析[J]
.酿酒,2005,32(1):68-70.
8
吴平.
六堡茶首个专用术语标准发布[J]
.中国茶叶,2016,38(4):30-30.
9
白凤翎,徐邦兴,何余堂.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食品科技,2006,31(7):20-23.
被引量:4
10
闫丽华.
馅料标准 凭“心”而论[J]
.大众标准化,2008(6):20-21.
广东茶业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