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我国利率调整对储蓄的影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次利率调整政策,但是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之后,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的变动对储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得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作用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
钱建锋
张启文
机构地区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第2期88-89,共2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利率
储蓄
社会保障
分类号
F8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2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余桔云.
关于普惠制“新农保”几个问题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2009(10):71-75.
被引量:27
2
林义.
破解新农保制度运行五大难[J]
.中国社会保障,2009(9):14-16.
被引量:70
3
彭国胜,陈成文.
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J]
.行政论坛,2009,16(5):74-78.
被引量:2
4
徐清照.
关于加快山东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9-22.
被引量:6
5
徐峥嵘.
欠发达地区农保工作的突破[J]
.中国劳动,2006(11):20-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柳清瑞.
养老金替代率的自动调整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5(3):51-55.
被引量:38
2
薛兴利,厉昌习,陈磊,申海羡,于建华.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与统筹对策[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38-44.
被引量:33
3
张运刚,陈志国.
非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其在我国农村的适用性[J]
.改革,2007(8):58-64.
被引量:6
4
杜飞进,张怡恬.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8(1):1-22.
被引量:64
5
杨德清,董克用.
普惠制养老金--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一种尝试[J]
.中国行政管理,2008(3):54-58.
被引量:44
6
杨再贵.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和人口增长率[J]
.统计研究,2008,25(5):38-42.
被引量:57
7
赵殿国.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
.经济研究参考,2008(32):13-18.
被引量:55
8
刘昌平.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
.保险研究,2008(10):38-41.
被引量:56
9
黄丽.
农地制度创新、制度联动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于广东中山模式的考察与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9(1):20-26.
被引量:1
10
林闽钢.
我国农村养老实现方式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2003(3):33-39.
被引量:44
共引文献
94
1
邓大松,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J]
.经济体制改革,2010(1):86-92.
被引量:180
2
薛惠元,张德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探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10(2):56-60.
被引量:26
3
杨洁,战梦霞.
经验学习·制度创新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86-5387.
被引量:1
4
邓大松,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4):8-13.
被引量:56
5
邓大松,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2010,36(5):164-171.
被引量:75
6
戴伟柱,路朝阳,欧阳玉秀.
新农保实施后的跟踪与探索——以江苏扬中为视角[J]
.时代经贸,2010,8(4):108-109.
被引量:1
7
董关岭.
采用新型商业社保模式破解新农保问题[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2):70-71.
被引量:6
8
邵鹏霏.
关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10(2):15-15.
被引量:11
9
韩俊江.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2010(2):3-7.
被引量:29
10
余桔云.
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普惠制”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变迁路径[J]
.兰州学刊,2010(6):95-9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
1
赵尚梅.
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敏感性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2(10):27-29.
被引量:5
2
贺书平.
对我国居民储蓄利率弹性的实证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6):98-99.
被引量:5
3
张建华,孙学光.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4):129-138.
被引量:25
4
李焰.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
.经济研究,1999,34(11):39-46.
被引量:118
5
汪小亚,卜永祥,徐燕.
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0,35(6):11-18.
被引量:85
引证文献
1
1
谢惠云.
利率变动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影响研究[J]
.商,2013(6):117-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美华.
国民总收入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21(17):141-143.
被引量:1
1
艾育青.
转化和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J]
.武汉金融,2002(7):43-44.
2
潘路明.
关于中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问题分析[J]
.时代经贸,2014,12(4):96-96.
3
周弘.
“个人账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J]
.中国社会保障,2015,0(9):26-26.
4
伍聪.
负利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43-50.
被引量:2
5
曹新.
国债融资能否引起通货膨胀?[J]
.时代金融,1995,0(8):60-60.
6
牛蕴.
银行应慎重对待“扣款”问题[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5(11):41-42.
7
郭红兵,李继伟.
论人民币升值对世界证券市场的影响——以美国证券市场为例[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6):32-36.
8
赵海虹.
关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几点思考[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3):92-93.
被引量:2
9
魏磊.
基于预算管理的行政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23):74-74.
10
成秉照.
次级中央政府加入GPA因应策略的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中国商论,2013,0(10Z):154-156.
中国集体经济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