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新语境下的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传媒改革三十年"讨论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和评论,认为中国传媒学界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开始本土化地运用公共领域概念展开对中国传媒体制与实践的反思,并进一步聚焦于"传媒公共性"的核心问题。在当今新媒介时代,学界关于互联网络与公共领域的研究正在展开,亟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
黄月琴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出处
《东南传播》
2010年第5期11-13,共3页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公共性
大众传媒
传媒改革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夏倩芳,黄月琴.
“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传媒研究的检讨:探寻一种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路径[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5):37-46.
被引量:21
2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回顾中国市民社会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2).
被引量:3
3
汪晖,许燕.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235-248.
被引量:77
4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新闻改革的再起步.(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被引量:2
5
单波.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笔谈.(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6).
被引量:1
6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M]//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37-452.
被引量:2
7
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M] //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8
Peter Dahlgren.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Citizenship,Democracy and Media.London:Sage,1995:72.
被引量:1
9
夏铸九.(重)建构公共空间-理论的反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4,(16):21-54.
被引量:1
10
陈韬文等.写在卷首-传媒的公共性是传媒研究的核心问题.(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
.历史研究,1996(1):5-16.
被引量:66
2
朱士群.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J]
.社会学研究,1995(6):41-45.
被引量:14
3
潘忠党.
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4(3):62-80.
被引量:149
4
唐利平.
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70-172.
被引量:12
5
曹卫东.
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例[J]
.现代哲学,2005(1):51-58.
被引量:25
6
陶庆.
中国化“资产者公共领域”:从民间商会到市民社会的路径选择[J]
.文史哲,2005(2):141-149.
被引量:3
7
景跃进.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2):9-13.
被引量:94
8
汪晖,许燕.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235-248.
被引量:77
9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辉译,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9页.
被引量:16
10
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2-604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9
1
沙垚.
文化治理:一种整体性的乡村治理观[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1):45-61.
被引量:6
2
郑姗姗.
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程与风险纾解[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7):28-35.
3
向芬,杨肇祎.
新闻公共性反思:概念源流、理论取用与问题思辨[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5):131-145.
被引量:7
4
王芳,米笑磊.
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表现与特色[J]
.海河传媒,2020(2):23-30.
5
沙垚.
重建基层:县级融媒体中心实践的平台化和组织化[J]
.当代传播,2020,0(1):30-33.
被引量:53
6
袁靖华,邓洁.
全球网络FTY的“寡头垄断铁律”:特性、根源及破解之道[J]
.传媒论坛,2023,6(15):24-29.
7
唐利平.
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J]
.广西社会科学,2005(2):170-172.
被引量:12
8
张涛甫.
电视的“长征”[J]
.新闻大学,2007(2):77-82.
9
周俊,郁建兴.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温州模式[J]
.浙江社会科学,2008(6):40-47.
被引量:16
10
朱清河.
论传媒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4):30-33.
被引量:30
1
秘琳琳.
关于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
.经营管理者,2015(16).
2
于斌,张玉荣.
关于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补充[J]
.档案学研究,2004(5):45-46.
被引量:4
3
齐春丽.
从需要角度厘清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3):27-28.
4
李兆明.
关于档案分类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
.档案学研究,2004(2):8-11.
被引量:12
5
程良焱.
语文教学效率的宏观视野和微观思辨[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9(1):9-12.
6
王朋进.
“全能记者”的当下与未来——国际实践的反思性探索[J]
.视听界,2012(5):21-25.
被引量:5
7
石应江,李哲,翟惠玲,郭学鹏.
科技期刊办刊的几个误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3):311-313.
被引量:12
8
陈茜.
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普文本的汉译[J]
.资治文摘,2016,0(1):77-78.
9
肖晓平.
关于设计电子图归档实践的反思[J]
.广东档案,2013,0(3):38-40.
10
李德国,蔡晶晶.
如何实现公共行政的知识增长——评杰伊·D.怀特等主编的《公共行政研究》[J]
.理论探讨,2008(5):147-151.
被引量:1
东南传播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