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流探析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于《内经》,《内经》对"胃气"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诊断预后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论述。仲圣将"保胃气"的临床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保胃气"。对仲景"保胃气"思想源流的探究,可为今后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思想。
作者
冯兴志
杨涛
何新慧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5期452-454,共3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保胃气
脾胃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90
参考文献
8
1
郭聂涛.
《伤寒论》“保胃气”法则探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3):4-6.
被引量:3
2
薛雨芳,李振波.
胃气的实质及其临床意义[J]
.湖北中医杂志,1996,18(6):4-6.
被引量:6
3
张嘉毅.
论张仲景之保胃气学术思想[J]
.河北中医,1998,20(6):377-377.
被引量:7
4
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90,951,800.
被引量:9
5
柯琴.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40.
被引量:6
6
王湃,武永利,袁素荣.
浅谈张仲景的“保胃气存津液”在汤剂煎服法中的体现[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7,19(3):85-86.
被引量:5
7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
被引量:121
8
叶天士.叶天士医案大全[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144,13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清)柯琴,编.伤寒来苏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0
1
李花,卜海龙,罗迪.
从《孙子兵法》看中医“保胃气”[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203-204.
被引量:4
2
路军章,杨明会.
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3.
被引量:23
3
刘娜,闫宏宇.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疗效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5):442-444.
被引量:3
4
毛小萍,顾永红.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057-2057.
被引量:2
5
朱书营,侯太辉.
气虚发热机制探析[J]
.天津中医药,2007,24(4):310-312.
被引量:3
6
刘铭君,唐方,陈津生.
甘温除热法理论初探[J]
.天津中医药,2007,24(5):395-396.
被引量:3
7
徐蕾.
探讨亚健康的防治与调护脾胃的关系[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5):78-80.
被引量:7
8
张海鹏,陈润花,严季澜.
《兰室秘藏》便秘证治浅述[J]
.光明中医,2008,23(4):434-435.
被引量:5
9
李赛美.
《伤寒论》寒热并用法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2):797-799.
被引量:15
10
宋琦,王庆其.
《内经》脾胃理论探微[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1):29-3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02
1
罗试计.
浅议《伤寒论》中温阳法的运用[J]
.中外医疗,2008,27(25).
被引量:6
2
杨迎霞.
论《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8-19.
被引量:2
3
张秀芬,任小娟.
论《伤寒杂病论》保胃气思想及临证意义[J]
.四川中医,2013,31(8):25-27.
被引量:2
4
聂丹丽,杨成志,崔大江,衣蕾,杨海侠.
小陷胸汤化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16-116.
被引量:24
5
吴皓,蔡宝昌,荣根新,叶定江.
半夏姜制对动物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9):535-537.
被引量:56
6
周衡.
治气、治血、治水─—《内经》水肿治则在《金匮》的运用[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1-3.
被引量:2
7
洪广祥.
论呼吸肌疲劳、营养障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
.中医药通报,2006,5(2):4-6.
被引量:36
8
何晓晖.
胃质的探讨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3):81-82.
被引量:7
9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被引量:835
10
楼友根,童健媛.
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J]
.河南中医,2007,27(1):24-2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6
1
董冉冉.
《伤寒论》脾胃学说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2,32(3):220-221.
被引量:8
2
熊杰.
红外保健品真的很神奇有效吗[J]
.监督与选择,2000(6):30-30.
3
冯兴志,马淑红,吴越,杨涛,李浩.
再论李杲重视胃气思想[J]
.吉林中医药,2012,32(9):865-866.
被引量:2
4
冯兴志.
黄元御对《伤寒论》重视胃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13-14.
被引量:6
5
江丹,林明欣,李红,朱章志.
立足《内经》与《伤寒论》,再探扶正祛邪治则[J]
.世界中医药,2013,8(3):267-268.
被引量:28
6
陆芳芳,郝传铮.
从脾胃辨治肺癌临证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13,33(8):768-770.
被引量:5
7
杨栋,张培彤.
《伤寒论》“结胸证”辨析[J]
.吉林中医药,2014,34(4):327-330.
被引量:10
8
陈子杰,张银柱,翟双庆.
《内经》教学联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3-5.
被引量:3
9
李发明,李宁.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脾胃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4):638-639.
被引量:3
10
阳国彬,刘玉芳.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价值初探[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4):102-1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宋成,李金昱,孙明宇,冯秀芝,单国顺.
从免疫调节探析“扶正祛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90-93.
被引量:8
2
吴静洁,梅应兵,甘爱萍,黄乜瑞.
益气健脾中药复方治疗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Meta分析[J]
.湖北中医杂志,2020(4):57-60.
被引量:1
3
傅慧婷,沈书扬.
中医扶正观之探微[J]
.光明中医,2022,37(1):37-39.
被引量:4
4
方正逸.
从经络讨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发病关系与治疗前景[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7):112-113.
被引量:1
5
唐家禾,黄叶芳,黄淑洁,唐健元,谢春光.
扶正祛邪治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的应用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8):284-286.
6
赵瑞占,杨荣利,董淑兰.
甘淡滋脾法临证运用体会[J]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69-1170.
被引量:1
7
史长燕.
小儿感染后脾虚证治[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71-472.
8
江丹,林明欣,朱章志.
朱章志教授从“三阴病”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9):2635-2638.
被引量:24
9
韦德锋,韦维,刘熙荣,卢山明.
情志因素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1):174-176.
被引量:10
10
仪凡,王诗源.
《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思想探析[J]
.河南中医,2018,38(12):1787-1790.
被引量:12
1
傅景华,常庆林.
脾胃论治学术思想源流[J]
.河北中医,1994,16(3):1-3.
被引量:3
2
冯兴志,马淑红,吴越,杨涛,李浩.
“保胃气”思想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2,32(8):788-790.
3
刘启泉,肖彦玲.
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7-9.
被引量:7
4
封舟,叶进.
秦汉前“治未病”思想源流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7):18-20.
5
严序之.
张锡纯学术思想源流初探[J]
.山西中医,2012,28(4):1-3.
被引量:3
6
朱磊,张彦红.
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中风病防治思路[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65-1867.
被引量:15
7
姜树民.
试论《伤寒论》保胃气思想及临床意义[J]
.新中医,2008,40(2):1-3.
被引量:18
8
刘玉三.
论《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及其临床意义[J]
.新中医,2010,42(8):8-9.
被引量:2
9
李兰珍,朱向东,王燕.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流考析[J]
.中医研究,2008,21(7):57-59.
被引量:7
10
叶脉延.
赵荣胜妇科活血化瘀法学术思想探源[J]
.山西中医,2013,29(9):4-6.
吉林中医药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