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现状及其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1992-2004年的资金流量表可得出: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总体水平较低且逐年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来源于企业特别是非金融机构的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低水平的劳动收入占比会导致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导致消费和投资比例失衡。企业是初次分配的主体,应通过在企业内以劳动产权的形式让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途径以提高其劳动收入。
作者
杨巨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商学院
出处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关键词
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占比
收入分配
消费
投资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0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白暴力,丛丽.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解决消费需求不足[J]
.经济经纬,2007,24(2):1-4.
被引量:6
2
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J]
.经济研究,1999,34(3):16-25.
被引量:96
3
刘长庚,刘兴,吕强.
企业产权、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44-50.
被引量:2
4
向书坚.
我国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
.统计研究,1997,14(6):16-21.
被引量:17
5
杨少华,徐学清.
居民劳动报酬对功能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
.运筹与管理,2000,9(1):110-114.
被引量:8
6
李扬,殷剑峰.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
.经济研究,2007,42(6):14-26.
被引量:366
7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
.经济研究,2008,43(8):16-28.
被引量:391
8
李扬.
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J]
.经济研究,1992,27(7):34-44.
被引量:41
9
罗长远.
卡尔多“特征事实”再思考: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分析[J]
.世界经济,2008,31(11):86-96.
被引量:126
二级参考文献
142
1
王传伦.
“资金流量分析”的内容和应用[J]
.世界经济,1980,3(1):72-75.
被引量:10
2
戴园晨,黎汉明.
工资侵蚀利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潜在危险[J]
.经济研究,1988,23(6):3-11.
被引量:53
3
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经济研究,2004,39(11):78-84.
被引量:292
4
李扬,殷剑峰.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2005,40(2):4-15.
被引量:239
5
白暴力.
市场推进型价格总水平上涨——兼论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的原因之一[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4-116.
被引量:3
6
贝多广,骆峰.
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J]
.经济研究,2006,41(2):92-103.
被引量:31
7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5
8
任若恩,覃筱.
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
.经济研究,2006,41(3):67-81.
被引量:76
9
苏良军,何一峰.
中国存在消费的“库兹涅茨之谜”吗?——来自城乡面板数据的经验支持[J]
.经济科学,2006(2):91-98.
被引量:15
10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
.经济研究,2007,42(1):4-16.
被引量:765
共引文献
903
1
许晨曦,董启琛,许江波.
自贸区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管理评论,2023,35(2):38-51.
被引量:11
2
陈玥,赵立萍,张明媚,江轩宇.
僵尸企业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挤出效应吗?[J]
.中国会计评论,2023,21(1):43-82.
3
张苏,朱媛.
养老保险可持续性、社会福利和养老金最优缴费率研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3(4):1-23.
4
单双,韩超.
地方政府竞争、规制扭曲与劳动报酬份额——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4).
5
罗鑫.
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18):181-184.
被引量:1
6
封永刚,蒋雨彤.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的比较与改进[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4):139-158.
被引量:8
7
张明昂,施新政,纪珽.
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大学扩招的证据[J]
.世界经济,2021(2):23-47.
被引量:57
8
陈明,刘来会.
地方公共部门杠杆率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J]
.劳动经济评论,2020(2):41-62.
9
王家庭,曹清峰,宋顺锋.
运输成本、生产率差异与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J]
.经济学(季刊),2019,18(3):791-812.
被引量:7
10
张家滋,刘雅婕,何文举.
互联网发展对城市贸易产业和收入差距的影响[J]
.经济地理,2021(2):47-54.
被引量:12
1
刘石磊.
我国分配制度的产权分析[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8-30.
2
申丹虹,滕云平.
中国经济改革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
.经济问题,2005(4):14-16.
被引量:2
3
邓长飞.
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是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2S):20-21.
被引量:1
4
刘玉红,张屹山.
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力与企业剩余分配[J]
.学习与探索,2013(5):81-84.
被引量:5
5
张丽琴.
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工会“参与”职能比较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16(5):149-154.
被引量:1
6
冯巨章,李孔岳.
企业剩余分配的演变与剩余指标的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2003(8):15-19.
被引量:1
7
田巍.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劳动者参与的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研究,2010(5):43-46.
被引量:1
8
白雪秋.
我国现行分配原则与社会公平问题[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4):27-29.
9
刘萌芽,朱开悉.
劳动二重性决定企业“分享制”[J]
.学术论坛,2001,24(4):61-63.
10
张琼.
关于劳动者参与利润分配的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6(7):16-17.
被引量:5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