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哲学认知视角看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基于语言与思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隐性"与"显性"、"head-last"与"head-first"两方面从哲学认知视角分析了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从"形而下"的思维过程升华至"形而上"的思维转换过程,再从"形而上"的一般认知回到"形而下"的微观操作,探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冲突的认知根源。
作者
陈德凤
机构地区
贵阳医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哲学认知
思维方式
汉英对比
分类号
B804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涂纪亮著..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651.
2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2002.
3
朱新华,李丽君.
汉英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体现[J]
.山东外语教学,2000,21(2):23-26.
被引量:16
4
施光,辛斌.
语言·思维·认知——再论沃尔夫假说[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1):102-106.
被引量:29
5
王燕萍,夏珍.
英汉对比修辞学实证研究:论证语篇修辞结构之对比[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47-15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林新华.
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再认识[J]
.外语教学,1998,19(4):6-8.
被引量:28
2
宋德生.
沃尔夫假说:渊源、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4):103-107.
被引量:7
3
辛斌.
论意义的合法化、习惯化和语境化[J]
.外语学刊,2004(5):21-25.
被引量:13
4
蔡永良.
重温“语言相对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6):73-76.
被引量:16
5
高一虹.
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3):182-189.
被引量:56
6
梁海英.
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6-68.
被引量:21
7
姚小平.
洪堡特与人类语言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2):116-118.
被引量:29
8
Bloom A. 1981. The Linguistic Shaping of Though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被引量:1
9
Brown H D. 198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被引量:1
10
Choi Y H. 1986. "A Study of Coherence in Korean Speakers Argumentative Writing in English". 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16, 67-9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9
1
陈晶.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英文)[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120-125.
被引量:1
2
张秀琴.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对比[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z1):119-120.
3
吴玉霞.
基于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
.成功,2013(24):13-14.
被引量:4
4
卢焱.
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3):72-74.
5
吴殿龙,张斌.
中美思维方式在政治口号上的体现与对比[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106-108.
被引量:2
6
陈文玉.
英语阅读中的“心译”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2-84.
被引量:2
7
姜忠平.
英汉民族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投影[J]
.理论界,2008(8):137-138.
被引量:1
8
陈娣,郭爱萍.
浅析汉语表达的间接性[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74-75.
9
金茹花,吉哲民.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思维差异[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0):109-112.
被引量:1
10
张德敬.
议沃尔夫假说[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3):123-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光准.
俄汉民族左右尊卑文化现象比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0(6):77-82.
被引量:8
2
戴浩一,叶蜚声.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
.当代语言学,1990(4):21-27.
被引量:162
3
王树人.
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J]
.学术研究,2004(10):5-15.
被引量:54
4
刘泓.
英汉空间关系认知方式差异之文化探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45-147.
被引量:1
5
王文章,李荣启.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
.艺术百家,2012,28(3):5-10.
被引量:66
6
帅培业.
“鞠躬”“磕头”“作揖”起源考[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3):1-4.
被引量:11
7
陈桦,顾琰,左瀚.
手势与言语的关系论——兼谈对认知语言学的启示[J]
.外国语,2013,36(5):50-58.
被引量:6
8
徐攻科.
尊左习俗考释[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66-68.
被引量:2
9
陈光明.
时间认知与语言相关性的手势语研究——以英、汉母语使用者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6):69-77.
被引量:2
10
李平,王聿良,吴美玉,王晓红.
“大学英语”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0):137-140.
被引量:122
引证文献
2
1
王秀丽,胡鸿.
中西手势差异的文化渊源[J]
.新余学院学报,2020,25(6):86-90.
2
曾凤凰.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31):131-133.
1
郑明,陆庆祥.
人的自然化:休闲哲学论纲[J]
.兰州学刊,2014(5):26-30.
被引量:6
2
赵静,郭晓蓓.
美德伦理学内蕴的幸福指向研究[J]
.学理论,2015(24):41-42.
被引量:1
3
魏淑娟,唐秀华.
胡塞尔对“自我”与“思维”关系的重新界定[J]
.科学.经济.社会,2005,23(1):86-88.
被引量:1
4
史南飞.
道导:哲学认知的践行功用——对王船山的知行观研究的一点拾遗[J]
.船山学刊,1995(2):58-64.
5
庞跃辉.
论经济哲学面临的三大前沿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7-22.
6
盛国荣.
古希腊时期关于技术的哲学沉思[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57-62.
7
蒋功成.
卡尔·波普尔与生物进化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442-445.
8
吴新民.
逻辑模态与符号模态的关系及其哲学意义探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2-87.
被引量:6
9
窦强.
从语言逻辑角度看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9):153-153.
10
周萍.
心理认知视角下的语篇理解中的连贯[J]
.才智,2011,0(2):194-194.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