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沼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农村户用沼气后续管理模式的调查与探讨
被引量:7
出处
《中国沼气》
2010年第2期52-54,共3页
China Biogas
同被引文献39
-
1鲍利峰,石剑华,李志国,李文华.赤峰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状况及综合治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5):99-100. 被引量:9
-
2张无敌,尹芳,刘宁,刘士清,官会林,李建昌,肖勇,毛羽.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与市场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72-76. 被引量:23
-
3杜艳萍.山西省庭院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沼气,2004,22(4):46-48. 被引量:6
-
4孙振清,王香雪,王凯,付国义.沼气发展障碍及建立沼气物业服务体系的可行性[J].可再生能源,2005,23(2):56-58. 被引量:13
-
5侯小健,陈珊.海南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项目启动让污水变清[EB/OL].[20081109].http://news.qq.com/a/20081109/000325.html. 被引量:1
-
6李文康 本报记者 李成.沼气站应与沼气池一起建[N]眉山日报,2008(005). 被引量:1
-
7陈军.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A02):96-97. 被引量:14
-
8张默函,吕志明,史有成,曹福中,尚磊.鄂尔多斯市沼气建后管理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J].现代农业,2007(12):26-27. 被引量:1
-
9黄武,王志荣,刘银秀,范志斌,赵光桦.浙江省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模式[J].中国沼气,2008,26(2):25-28. 被引量:10
-
10温耀洲,王忠会,高健.王坊村沼气建设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48-14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7
-
1李琳,董照锋.山阳县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01-102.
-
2陶庆斌,张凌云,伍晓赞,顾滕锋,汪金辉.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利用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J].绿色科技,2012,14(2):9-11. 被引量:2
-
3董照锋,田书印,王立录,张乐,林娟.山区农村沼气发展问题调查研究[J].农学学报,2012,2(1):26-30. 被引量:15
-
4李忠美.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宁国市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61-7362. 被引量:3
-
5陈超,庄朝义,张无敌,尹芳,张蕾,兰青.农村沼气后续服务模式研究——保山市隆阳区荒田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333-334. 被引量:3
-
6靳佐强.农村沼气后续管理体系建设的不足与解决路径探析——以甘肃省临洮县后续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5):77-77.
-
7尤滨乾.中温发酵技术在沼气工程提升改造中的应用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9):1610-1612.
二级引证文献23
-
1董照锋,王立录.上部回流三位一体户用沼气装置设计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2665-2668. 被引量:2
-
2陈季北,戴真煜,陈龙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4(2):153-153.
-
3董照锋,朱琦,王立录,吴振林,余军政.养殖小区上部回流沼气工程模式[J].农业科学研究,2012,33(2):31-34. 被引量:3
-
4董照锋,吴振林,张建锋.丹参施用沼肥的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53(10):1393-1394.
-
5董照锋,吴振林,张建锋.丹参大田沼肥应用试验效果研究[J].中国沼气,2012,30(5):58-59. 被引量:2
-
6董照锋,马榜劳,朱琦.沼液在桔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农业科学研究,2012,33(3):92-93. 被引量:1
-
7苏瑞芳.干旱山区发展设施蔬菜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6):166-168. 被引量:1
-
8董照锋.农村沼气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6):231-234. 被引量:5
-
9董照锋,马榜劳,吴亚锋,曹昌东.山区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问题调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1):121-124. 被引量:2
-
10吴振林,董照锋.浅谈商南县农村能源发展方向的转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5):10-10. 被引量:1
-
1刘雪香,吕荣海,黄为民,范启斌.上杭县生态家园的调查与探讨[J].江西农业科技,2003(2):38-39.
-
2李长忠.榆林市农村沼气建设及后续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探讨[J].榆林科技,2010(3):44-48.
-
3雷巧莲.农民用水者协会在东雷抽黄发展的调查与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0(6):80-81. 被引量:1
-
4段显德.小麦耐盐机理及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1):17-19. 被引量:8
-
5陈海林,陈刚,Hardacre A K.优质蛋白玉米(QPM)[J].北京农业科学,1999,17(2):38-41. 被引量:9
-
6俞东平,屈宝香,等.我国旱稻推广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3X):5-7. 被引量:6
-
7常先志,冯学森,黄红燕.小麦跨区机收规律初探——从安阳市组织小麦跨区机收的实践看跨区作业的规律[J].农业机械,2008(8):66-68.
-
8黄晓平.着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创新[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0(2):21-23.
-
9谢豪军.窄行距插秧机机插对比试验[J].现代农机,2013(3):30-31. 被引量:2
-
10胡军政.创建“平安农机”示范镇的调查与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04X):4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