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东西南和江苏北部地区发现较多的乐舞画像,时段集中在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这个时段画像石大量使用,图像不断完善,发展成熟。因此本文以该时期这一地区的乐舞画像为主要研究材料,结合文献探讨汉画像石中乐舞图像的来源和变化问题。以往的研究者通过汉代乐舞画像石研究两汉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在我国舞蹈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取得不俗的成绩。墓葬中出土的乐舞图像为人们了解当时丰富多彩的乐舞提供了资料,但是很少有人思考墓葬中的乐舞图像具体来源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哪些部分,是世俗乐舞还是祭祀乐舞。本文即以文献中提到的"乐舞祠西王母"的史实为着手点,分析乐舞图像的来源和变化,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地区的祭祀乐舞是墓葬图像的一个来源,而且祭祀乐舞进入墓葬系统之后,它的形式、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思考整个墓葬系统所用图像的来源和变化问题。目前来说,这方面的材料并不充足,笔者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以期望有更多的材料来证实。
出处
《美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