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未决之命题:规制专利恶意诉讼的“路”与“困”——兼评新《专利法》第23条、第62条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专利恶意诉讼制度是专利法第三次修改过程中的争议焦点之一。专利法视野下恶意诉讼产生的特殊机理、恶意诉讼认定的困难性、国外规制恶意诉讼的范式决定了新专利法弃用恶意诉讼赔偿条款。现有设计和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的增设为规制专利恶意诉讼提供了新的框架,但恶意诉讼行为的彻底根治不仅需要法律的对接,也需要诚实信用的社会机制,还需要良好素质的法官队伍。
作者 李晓秋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重庆大学2007年度人文社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基金(CDSK2007-18)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委2007年度"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2007108816)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莫纪宏,张毓华.诉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第一制度性权利[J].法学杂志,2002,23(4):3-5. 被引量:37
  • 2Geoffrey C.Hazard.Abuse of Procedural Rights:A Summary View of the Common Law Systems[A],in Abuse of Procedural Rights:A Comparative Standards of Procedural Fairness[C].Michele Taruffo.Alphan: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 被引量:1
  • 3Rainaldi.Remedies in Tort[EB/OL].http://duhaime.org/LegalDictionary/M/MaliciousProsecution,aspx,2009-10-26. 被引量:1
  • 4Keystone Driller Co.,v.Gen.Excavator Co[Z].290 U.S.240,244-245(1933). 被引量:1
  • 52007 SKCA 57. 被引量:1
  • 6Erika Chamberlain.Negligent Investigation:The End of Malicious Prosecution in Canada?[J].The Law Quarterly Review,2008,(124). 被引量:1
  • 7Fisher Tool Co.,Inc.v.Gillet Outillage[Z],530 F.3d 1063 (9th Cir.June 30,2008). 被引量:1
  • 8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07.
  • 9David Vaver.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State of Art[J].Law Quarterly Review,2000,(116). 被引量:1
  • 10Mark.A.Lemley.Ignoring patent[J].2008 MICH.ST.L.REV.200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8

  • 1郭卫华.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J].法学研究,1998,20(6):128-137. 被引量:65
  • 2张晓薇.滥用诉讼权利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18(4):121-126. 被引量:21
  • 3田平安,罗健豪.民事诉讼法律责任论[J].现代法学,2002,24(2):91-105. 被引量:32
  • 4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宪法诉讼制度,公民个人可以以自己的宪法权利受到国家机关的侵犯为由向有关的宪法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宪法法院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在我国,著名宪法学家王叔文先生在起草1982年宪法时曾向宪法起草小组建议设立宪法监督机构.后王叔文等30名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向大会主席团提出了加强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建设的议案。 被引量:1
  • 5公民的申诉权,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中都没有涉及.1978年宪法第55条规定,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对这种申诉,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1982年宪法肯定了公民的申诉权并扩大了公民申诉权的范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这里显然将公民申诉权建立在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监督上,属于宪法所确立的监督权的一种,已经超越了仅仅与自己权利有关的申诉. 被引量:1
  • 6"来访申诉听证制度",其实质是听取"一面之辞"的审查方式."来访申诉听证制度"体现出了信访特征,无须通知被申诉人参加,以减少不必要的讼累.因为如果申诉人的"一面之辞"听起来都没有道理,那么作出不予受理的处理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申诉人的"一面之辞"听起来有些道理,还必须同时举证加以证明;如果"一面之辞"虽听起来有些道理,但举证不能的,不予受理也顺理成章.只有对"一面之辞"确有道理,并同时举出相关证据的申诉,或经听证,对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感到理由不充足,对原判正确性存疑的案件,才决定进一步调卷进入申诉复查程序. 被引量:1
  • 7"听证制度悄然崛起"[J].民主与法制,2001,. 被引量:1
  • 8徐爱国.英美法中“滥用法律诉讼”的侵权责任[J].法学家,2000(2):117-123.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64

同被引文献190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