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位置检测装置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检测位移量,并发出反馈信号。在现代数控伺服系统中广泛应用于角位移或角速率的测量。目前生产和使用的数控机床大多采用的是半闭环控制方式。
作者
姜义
机构地区
威海职业学院
出处
《机床电器》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Machine Tool Electric Apparatus
关键词
光电编码器
角位移
脉冲
传感器
分类号
TP21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1
钱伟康,张成爽,谢凯年.
基于FPGA的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方法[J]
.测控技术,2010,29(12):44-47.
被引量:10
2
韩念琛,薛应芳,秦将.
增量式编码器输出信号细分方法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42(1):51-54.
被引量:9
3
刘杨,吕恒毅,谭立国,陈兴林,宋申民.
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自动化仪表,2011,32(3):16-20.
被引量:11
4
王显军,吴庆林.
光电编码器的应用——细分原理[J]
.光机电信息,2011,28(5):1-5.
被引量:3
5
周雪连,胥布工,郭国坤.
正余弦编码器细分技术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3):164-166.
被引量:6
6
李君,张波,刘品宽,丁汉.
基于FPGA的增量式编码器接口电路的设计[J]
.机电一体化,2012,18(2):58-61.
被引量:5
7
陶仁浩,罗福源.
基于DSP和FPGA提高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精度的研究[J]
.机械与电子,2012,30(4):25-28.
被引量:4
8
冯英翘,万秋华.
小型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校正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2013,34(6):1374-1379.
被引量:41
9
冯英翘,万秋华,孙莹,赵长海,杨守旺.
小型光电编码器的高分辨力细分技术[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42(7):1825-1829.
被引量:16
10
于海,万秋华,杜颖财,杨守旺.
编码器动态特性检测高速数据传输系统[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7):49-5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黄雍闶,洪占勇,文长明.
基于FPGA的增量式编码器细分方法的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7,36(12):48-5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洪鑫,任齐民,王磊.
基于时栅的磁电编码器标定及细分方法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18,39(12):18-29.
被引量:4
2
徐从裕,杨雅茹,胡宗久,徐俊,高雨婷.
双A/D采样的跨尺度光栅微纳测量算法与实现[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31(3):8-14.
被引量:2
3
张占义,朱金达.
基于子矩阵分裂技术的高速LDPC译码器设计与实现[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31(6):141-148.
被引量:2
4
雷增强,许辉勇,程刚,沈良吉,陈志学.
基于CPLD的增量式调焦编码器读出电路的设计[J]
.红外技术,2020,42(11):1037-1041.
被引量:4
5
郭风祥,徐国伟,宋庆增,李文婧.
基于Zynq的多轴控制系统[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1,40(11):130-134.
被引量:2
6
董海涛,姚作芳,黄伟诚,覃文石.
伺服电动机广义增量式编码器位置检测装置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43(10):5-9.
1
朱凌云,吴婷,康长乐,杨璐源,江勇程,周成.
基于前馈控制的数控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28):49-49.
被引量:1
2
王宝仁,吕安涛,王婕.
数控伺服系统变速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3,11(3):5-7.
被引量:2
3
姜义.
光电编码器的原理与应用[J]
.传感器世界,2010,16(2):16-19.
被引量:43
4
李军民,李虎.
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数控伺服系统控制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3):430-434.
被引量:8
5
周俊.
位置检测装置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J]
.科学与财富,2013(10):142-142.
6
王劲松.
INDRAMAT数控伺服系统故障诊断[J]
.设备管理与维修,1998(7):17-18.
7
周宜然,甘屹,陶益民,张阔峰.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1):159-161.
被引量:7
8
徐小俊,孙筠.
光电编码器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8):91-95.
被引量:3
9
刘春雅.
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数控伺服系统控制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
.装备制造技术,2013(10):231-234.
被引量:2
10
王小东,王大承.
基于Matlab/Simulink数控伺服系统的建模仿真[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8):67-69.
被引量:7
机床电器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