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混合萃取剂对不溶性硫黄萃取效果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验研究混合萃取剂对不溶性硫黄萃取效果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萃取剂A可作为替代二硫化碳的混合萃取剂;混合萃取剂最佳试验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0min,萃取剂与样品质量比35;甲苯/萃取剂A最佳质量比为3∶1,此时萃取效率为67.89%,高温稳定性达91.32%。
作者
侯宝军
刘红研
汪树军
李晓辉
魏斌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China Rubber Industry
关键词
混合萃取剂
不溶性硫黄
萃取效率
高温稳定性
分类号
TQ330.38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1
王柳英,邱祖民,邱俊明.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6,14(6):49-53.
被引量:33
2
叶进春,筱辉,李国平.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研究[J]
.精细化工,1997,14(3):30-32.
被引量:32
3
刘文英,肖秀梅.
高温下不溶性硫黄稳定性的测定方法[J]
.橡胶工业,1998,45(2):114-115.
被引量:9
4
欧阳福生,毕玉晓,李波,孙庆,翁惠新.
萃取剂分子结构对不溶性硫磺分离效果的影响[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82-486.
被引量:16
5
方开泰著..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61.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蒲启君,顾铭权,张建国,张水英.
我国水法不溶性硫黄技术与产品的新水平[J]
.橡胶工业,2004,51(10):625-630.
被引量:12
2
罗红妍.
不溶性硫磺的试验研究[J]
.梅山科技,2004(B12):38-41.
被引量:4
3
黄仁和,李廷希.
催化氧化H_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101-104.
被引量:4
4
何秀琼,黄绍忠.
水溶性硫黄含量的示差光度分析测定法[J]
.橡胶工业,1993,40(1):40-41.
被引量:2
5
常宏岗.
不溶硫的生产和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7):24-26.
被引量:19
6
施凯,陈秉铨,刘成岑.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被引量:24
7
江碧清,邵永春,李娜.
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的研究[J]
.江苏化工,2005,33(6):28-31.
被引量:6
8
李正西.
关于不溶性硫磺若干问题的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3):27-31.
被引量:10
9
王柳英,邱祖民,邱俊明.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6,14(6):49-53.
被引量:33
10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71
1
王丛丛,蒋秀燕.
金属离子对不溶性硫磺稳定性的影响[J]
.当代化工,2020(11):2439-2445.
被引量:1
2
王勇,李刚,高明宝,白元峰.
橡胶添加剂不溶性硫的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06,16(6):51-55.
被引量:1
3
李双文.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和开发进展[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3):19-23.
被引量:5
4
张克娟,夏新兴,康勋.
四氢萘/甲苯混合溶剂中硫璜的溶解特性[J]
.现代化工,2011,31(S1):253-256.
被引量:1
5
王志霞,陈鸣才.
不溶性硫磺的高温稳定性[J]
.广州化学,2004,29(3):10-13.
被引量:1
6
黄仁和,李廷希.
催化氧化H_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101-104.
被引量:4
7
江碧清,邵永春,李娜.
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的研究[J]
.江苏化工,2005,33(6):28-31.
被引量:6
8
江碧清.
低温熔融法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27(2):57-59.
被引量:2
9
李正西.
关于不溶性硫磺若干问题的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3):27-31.
被引量:10
10
李正西.
关于不溶性硫磺生产若干问题的探讨[J]
.化肥设计,2006,44(5):25-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4
1
罗红妍.
不溶性硫磺的试验研究[J]
.梅山科技,2004(B12):38-41.
被引量:4
2
黄仁和,李廷希.
催化氧化H_2S生产不溶性硫磺的新工艺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101-104.
被引量:4
3
施凯,陈秉铨,刘成岑.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被引量:24
4
李正西.
关于不溶性硫磺若干问题的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3):27-31.
被引量:10
5
袁洪娟,王延臻,刘晨光.
充油不溶性硫磺制备方法的改进[J]
.精细石油化工,2006,23(6):13-16.
被引量:7
6
王柳英,邱祖民,刘钟薇,李冠,陈健福.
不溶性硫磺含量及稳定性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10):1333-1336.
被引量:4
7
王飞.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C]//2013年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暨技术论坛,杭州,2013:322-329.
被引量:2
8
陈杰.气化连续一步法生产"三高"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研究[C]//2013年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2013:63-67.
被引量:2
9
徐承秋,黎振球,潘鹏勇,等.连续生产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中国,101343045[P],2009-01-14.
被引量:1
10
Ralph E M. Progress for producing insoluble sulfur: US, 2667406[P]. 1954-0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欧阳福生,郝涛远,李跃,尹春辉.
不溶性硫黄的制备技术[J]
.化工进展,2015,34(5):1389-1394.
被引量:10
2
冯格,陈勇,许培婕,陈英.
低温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工艺条件[J]
.浙江化工,2019,50(2):32-37.
3
魏兰.
响应曲面法优化聚合硫生产工艺参数[J]
.无机盐工业,2020,52(9):47-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欧阳福生,顾艳哲,郝涛远.
不溶性硫磺的热稳定性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15,32(6):41-46.
被引量:7
2
王烟霞,李枫,王峰,蒲彦锋,赵宁,肖福魁.
萃取剂对不溶性硫制备的影响及工艺条件优化[J]
.石油化工,2017,46(8):1017-1021.
被引量:1
3
吴立报.
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黄试验研究[J]
.橡胶工业,2018,65(6):673-677.
被引量:2
4
冯格,陈勇,许培婕,陈英.
低温制备不溶性硫磺的工艺条件[J]
.浙江化工,2019,50(2):32-37.
5
周建功,王延臻,宋春敏,段红玲,朱钰青.
不溶性硫黄高温稳定性测定专用液体石蜡性能研究[J]
.橡胶工业,2019,66(8):627-629.
被引量:2
6
崔海峰,沈迪,李天越,蔡颖,闫瀚钊,顾雄毅.
含H2S工业废气深度脱硫的工艺及模拟[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8,34(6):506-515.
被引量:2
7
聂文林,罗斌,何雁冰.
响应曲面法优化硫酸浸出钒钛磁铁矿高炉渣试验研究[J]
.矿冶,2021,30(2):83-87.
被引量:3
8
严敬磊,王奎亮,宋相旭.
不溶性硫黄稳定剂作用机理的初步探究[J]
.橡胶科技,2021,19(9):441-443.
9
蒋中昕,王晓平,蒋邦彦.
聚合硫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分析[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9):36-38.
被引量:2
10
高杨,张进,唐志民.
不溶性硫黄喷霜性能研究及评价方法[J]
.橡胶工业,2022,69(3):222-227.
被引量:4
1
廖久明,温贤勇,朱文仓.
一种新型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6,25(3):156-158.
被引量:1
2
王君瑞,蒋文伟,罗悦昭,李晶晶,杨琴.
聚苯硫醚树脂低聚物的萃取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
.四川化工,2017,20(2):8-10.
被引量:2
3
李辉.
影响锦纶6切片萃取的因素[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0,15(2):27-29.
被引量:3
4
张勇,张军.
软质聚氯乙烯中增塑剂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J]
.塑料科技,2006,34(2):45-48.
被引量:8
5
赵敏.
一种芳烃橡胶油的制备方法[J]
.橡胶工业,2015,62(7):393-393.
6
俞红俭,张青,陆峰.
对水中六种多环芳烃固相萃取效率的研究[J]
.上海水务,2008,24(1):14-16.
被引量:4
7
龙素群,钟志京,林涛,辉永庆.
对水中硝基苯类固相萃取效率的研究[J]
.环境化学,2009,28(5):764-765.
被引量:5
8
杨建军,吴明元,张建安,吴庆云,孟昭红.
氯丁橡胶/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J]
.合成橡胶工业,2005,28(2):94-97.
被引量:1
9
陈良壁,曾景斌,马春华,陈海玲,陈文锋,陈金美,陈曦.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微萃取纤维制备及其在海水中多溴联苯测定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B辑),2009,39(12):1652-1657.
被引量:12
10
张舰,郝和群.
ZnS/PA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15,30(3):13-16.
被引量:2
橡胶工业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