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结合运气学说辨治泄泻证及医案剖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素问》七篇大论为代表的运气学说认为,气候与泄泻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气候特点,泄泻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具体可分为土助脾湿盛、风木戕脾虚、寒气偏盛泄、火热迫肠泻、寒外热中泄、肺燥作泻6种类型。
作者
薛辉
王庆其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名师研究室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上海市教委优青科研专项基金(szy-07004)
上海市教委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资助[沪教委财(2005)81号]
关键词
运气学说
七篇
泄泻
治疗方法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1
参考文献
8
1
清·俞震等辑.古今医案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57.
被引量:1
2
清·魏之琚编,黄汉儒点校.续名医类案·泄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73.
被引量:1
3
刘建波.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8例[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4):175-175.
被引量:6
4
张建勇.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9):562-563.
被引量:6
5
秦伯未编..清代名医医话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87.
6
(清)魏之琇编,黄汉儒等点校..续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87.
7
清·李用粹著,裘庆元主编.三三医书·旧德堂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71.
被引量:1
8
谢映庐原著,伊广谦,李占永主编.得心集医案·明清十八家名医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89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
被引量:1
2
黄穗平.
从肝论治肠易激综合征[J]
.中医杂志,1990,31(3):31-33.
被引量:30
3
骆天炯.
健脾疏肝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血浆及粘膜β内啡肽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616-618.
被引量:10
4
胡品津,潘国宗.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肠易激综合征学术会议纪要[J]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8-428.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10
1
潘旭东.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7):451-453.
被引量:2
2
龚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结肠炎36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22-23.
被引量:1
3
石珺,汪崇文,范可.
中药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荟萃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7):1934-1939.
被引量:13
4
苏国彬,刘文华,陈海滨,郭新峰.
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J]
.中医杂志,2008,49(12):1077-1080.
被引量:7
5
苏国彬,刘文华,陈海滨,郭新峰.
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13-119.
被引量:21
6
朱向东.
疏肝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12,25(8):75-78.
被引量:4
7
侯飞飞,郭晓钟,吴春燕,祁兴顺,宁峥.
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荟萃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83-186.
被引量:4
8
王咏梅,时亚娟,王维国.
以痛泻要方为基本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
.世界中医药,2017,12(9):2223-2227.
被引量:15
9
崔国宁,刘喜平.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5):1113-1116.
被引量:8
10
李玉洁,邓娜,蔺晓源,方震,刘杰民,刘春甫.
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7-1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3
1
魏战美.
理肺汤治疗习惯性便秘26例[J]
.中医药研究,1997,13(3):17-18.
被引量:9
2
罗治彬.
肠道粘膜SIgA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A02):38-41.
被引量:24
3
季幸姝,周福生,侯丽颖.
应用蛋白质组学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J]
.中医杂志,2008,49(12):1065-1067.
被引量:22
4
孙健,林晖,倪克中.
倪克中教授从五脏治便秘验案5则[J]
.新中医,2010,42(2):121-122.
被引量:3
5
谢轶群.
老年性便秘从五脏论治[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64-66.
被引量:7
6
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浅谈泄泻与脏腑的关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9):1921-1923.
被引量:20
7
李晓林,田德禄.
田德禄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
.中医杂志,2011,52(20):1730-1731.
被引量:15
8
刘时觉.
《丹溪心法》及朱氏相关著作考[J]
.中华医史杂志,1995,25(2):111-113.
被引量:6
9
白建民,张卫平.
自拟二术止泻汤加减佐治婴幼儿秋季腹泻52例[J]
.国医论坛,2011,26(6):28-29.
被引量:2
10
李翠娟,邢玉瑞,禄颖.
谈《内经》对泄泻病的认识[J]
.现代中医药,2011,31(6):57-5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张声生,王垂杰,李玉锋,汪楠.
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2017,58(14):1256-1260.
被引量:234
2
刘家豪,黄凤.
肛痈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1,39(6):96-99.
被引量:5
3
吴佳晨,王红霞,王威.
升阳举陷法治疗深部囊性结肠炎验案1则[J]
.湖南中医杂志,2022,38(8):82-83.
4
田惠民,娄晨玲,雷云霞.
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慢性腹泻临床诊疗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23,41(2):90-93.
被引量:2
5
叶桂芳,于舒婷,胡英还,秦雪梅.
中药复方调控肠道菌群改善泄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4,55(22):7889-7896.
6
靳茹文,王英杰,蒋全兴,刘天强,邓阳,罗杰,赵玲,叶刚,施飞,李英伦,唐华侨.
加味枳术散对断奶仔兔肠黏膜屏障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24,55(12):5825-5838.
7
张萍,李鲜(指导).
李鲜教授运用“魄门亦为五脏使”治疗泄泻临证经验[J]
.智慧健康,2019,0(23):162-16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41
1
娄会,陈竹,陈紫林,肖苹,杨洋.
基于“脾常不足”探讨布依医“爆灯火”对小儿泄泻的治疗作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0):57-58.
被引量:1
2
张慰.
脾肾亏虚型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J]
.智慧健康,2022,8(2):23-25.
被引量:2
3
刘倩,毛心勇,张涛,独思静,国嵩,苏晓兰,杨洋,魏玮.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多维度治疗机制[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206-210.
被引量:9
4
李玉锋,姜巍,刘阳,张鑫,范欣,王垂杰.
王垂杰关于慢性腹泻的中医诊治策略[J]
.辽宁中医杂志,2020(8):45-47.
被引量:4
5
何云山,谭周进,惠华英.
食滞胃肠泄泻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与评价指标[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121-125.
被引量:6
6
杨秀丽.
健脾止泻汤联合中药脐部敷贴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80-82.
被引量:2
7
杨立红.
健脾化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45例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8):175-176.
8
班莹,黄龙记,林浩,黄文辉,林华胜,黄贵华.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90-93.
被引量:17
9
童丽.
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1):94-96.
被引量:3
10
潘秋吟,冷安明,陈守平,陈作秀,冷继群.
三字经派推拿法联合丁桂运脾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2018,47(16):2232-2234.
被引量:37
1
廖志峰,展锐,廖挺.
泄泻证治经验[J]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2):736-737.
被引量:1
2
赵培英.
浅谈小儿泄泻证治法[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4):45-46.
3
邵学鸿.
运气学说辨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6):369-371.
被引量:1
4
王麦绒,张鹏天,杨惠.
针灸治疗小儿腹泻86例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函授,2001(3):18-18.
被引量:3
5
邹勇.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六)——素问七篇大论治则治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5):8-11.
被引量:3
6
张安富.
《金匮》对血证的辨治特点及应用[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17(3):13-14.
7
胡开妮,赵一帆,彭卫东.
《傅青主女科》治疗崩漏的思想及用药特点探析[J]
.国医论坛,2016,31(2):56-57.
被引量:1
8
薛辉,王庆其.
从运气学角度论头痛病证的防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22-24.
被引量:5
9
马文辉,姚博.
三部六病讲座(八) 三部六病局部病的证治观及对肿瘤病的治疗思路[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8):95-96.
被引量:1
10
陈震霖,张景明.
论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J]
.陕西中医,2007,28(10):1437-1438.
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