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嘉兴市农村小额信贷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嘉兴市农村小额信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现实来看,还无法满足农村贷款的需求,信用风险还较高,风险抵押补偿制度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信用评级机制和建立重大农业灾害补偿机制是目前要重点解决的。
作者
吴云勇
吴玲霞
机构地区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7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嘉兴
农村
小额信贷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李风华.对发展农村个人信贷的思考[J].浙江农村金融,2009,9:39-40.
被引量:1
2
李洋,宫琛,谢荣辉,郑丽萍.
农村小额信贷中借贷双方的“互斥现象”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2009(10):66-71.
被引量:4
3
孙立新.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08,6:2-3.
被引量:1
4
宋杨.谈农村小额信贷[J].农村金融问题,2007,10:20-22.
被引量:1
5
王曙光.
发展小额信贷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J]
.新财经,2006(12):18-1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龙欢,彭宇文.
对发展有中国特色农村小额信贷的探索[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3):87-88.
被引量:4
2
沈启浪,马晔华.
浅析农村小额信贷[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21-523.
被引量:3
3
余利民.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5):58-60.
被引量:11
4
王九龙,王锡平.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2006(6):60-62.
被引量:10
5
王晶.
农村小额信贷相关问题探讨[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3):64-66.
被引量:8
6
田霖.
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
.财经研究,2007,33(4):107-119.
被引量:93
7
王晓颖.
社会排斥视角下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困境[J]
.现代经济探讨,2007(6):52-55.
被引量:5
8
Kempson E.,and Whyley,C.,1999, Kept out or Opted out?Understanding and Combating Financial Exclusion[J],The Polity Press.
被引量:1
9
赵敏.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2007(8):62-64.
被引量:10
10
许圣道,田霖.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
.金融研究,2008(7):195-206.
被引量:167
共引文献
15
1
欧阳红兵,胡瑞丽.
微型金融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改革与战略,2007,23(10):50-53.
被引量:17
2
周美萍.
陕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2(1):74-78.
被引量:3
3
陈好孟.
从城镇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看城市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淄博案例[J]
.金融发展研究,2008(8):23-25.
被引量:4
4
商存慧,张淑华,周美萍.
陕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与对策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75-79.
5
丁宁.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
.金融发展研究,2009(5):74-77.
被引量:6
6
孙颖.
微型金融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J]
.华北金融,2010(3):4-10.
被引量:6
7
魏海丽.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学理论,2011(14):147-148.
被引量:2
8
王怀勇,陈璞.
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50-55.
被引量:1
9
邓琬珺.
浅谈重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困境[J]
.企业导报,2012(24):152-153.
10
秦颐,焦瑾璞.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方式述评[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2):89-93.
被引量:11
1
Gabriel de Kock.
三大货币同处弱势[J]
.财经,2007,0(B08):63-64.
2
孙鸾.
关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信用风险的防范[J]
.世界经济情况,2004(4):20-22.
3
魏慧慧,杜静然,李睿.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
.财会通讯(下),2012(5):100-102.
被引量:6
4
香港中评社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信用评级机制[J]
.中国对外贸易,2011(7):14-14.
5
李文群.
论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J]
.金融论坛,2005,10(2):49-54.
被引量:3
6
窦玉明,徐涛.
信用缺失状态下的中国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分析[J]
.财政研究,2006,22(5):56-58.
被引量:1
7
刘仁松,王皓东.
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J]
.广西金融研究,2002(12):25-27.
8
陈家洪.
美、日债券信用评级对我国的启示[J]
.中外企业家,2000(4):62-64.
9
黄启香,孙彦顺,孔令唐.
制度建设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的保证[J]
.农村财务会计,1997,0(7):23-24.
10
徐静娴.
我国小额贷款的信用评级机制探析[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3):73-75.
被引量:5
商场现代化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