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翘嘴红鲌为我国名贵鱼类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过度捕捞,其种群数量日益减少。本文就人工繁殖的技术要领进行介绍,以期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
作者
徐丽娟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河北渔业》
2010年第3期18-18,57,共2页
关键词
翘嘴红鲌
雌雄鉴别
催产
孵化
分类号
S965.12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苏传福.
翘嘴红鲌(Eryghroculter ilishaeformis)的营养研究进展[J]
.天津水产,2006(1):19-24.
被引量:2
2
刘勃,蒋国春,沈芬华,杨暗芳,周文娟,陶国东,沈国定.
翘嘴红鲌池塘饲养技术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2002,29(3):134-135.
被引量:6
3
侯冠军,李海洋,蒋业林.
翘嘴红鱼白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4-755.
被引量:5
4
谢刚,黄樟翰,潘加雄,胡小波,卢迈新.
池养翘嘴红鱼白全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J]
.淡水渔业,2001,31(6):6-7.
被引量:23
5
陆海燕,沈文奎,胡春晖.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和饲养技术[J]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2):69-71.
被引量:11
6
谢刚,庞世勋,许淑英,叶星,祁宝伦,潘德博.
池养海南红鱼白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J]
.水利渔业,1998,18(6):22-23.
被引量:8
7
柳富荣.
亲鱼产后巧护理[J]
.渔业致富指南,2005(10):20-2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王桂芹,周洪琪,董永利,周辉.
翘嘴红鲌幼鱼最适蛋白需求量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56-560.
被引量:29
2
陈建明,叶金云,潘茜,王友慧.
翘嘴红鲌鱼种对八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化率[J]
.淡水渔业,2005,35(1):20-22.
被引量:22
3
王友慧,叶金云,陈建明,潘茜.
翘嘴红鲌消化道生理特征及体外消化率的研究[J]
.饲料博览,2005,17(2):3-7.
被引量:9
4
陈建明,叶金云,潘茜,王友慧.
翘嘴鲌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水平的初步研究[J]
.水产养殖,2005,26(2):18-19.
被引量:19
5
陈建明,叶金云,王友慧,潘茜.
翘嘴红鲌幼鱼对蛋白质的需要量[J]
.水产学报,2005,29(1):83-86.
被引量:22
6
许品诚.
太湖翘嘴红鮊的生物学及其增殖问题的探讨[J]
.水产学报,1984,8(4):275-286.
被引量:60
7
路福泉.
老江河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的生长[J]
.水利渔业,1995,15(1):29-33.
被引量:24
8
黄琪琰 缪学祖 俞泰济.鱼类(形态分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9
姚闻卿 胡菊英 吴先成.巢湖翘嘴红鲌的繁殖[J].水产学报,1987,12(2):101-109.
被引量:6
10
谣炯华主编.广东淡水鱼类志.广州:广末科技出版社,1991.93-9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3
1
侯冠军,李海洋,蒋业林.
翘嘴红鱼白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4-755.
被引量:5
2
杨长根,朱宏元.
翘嘴红鲌全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J]
.内陆水产,2004,29(10):15-15.
被引量:3
3
张小谷,熊邦喜.
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前景[J]
.河北渔业,2005(1):27-27.
被引量:8
4
杨长根,朱宏元.
翘嘴红鲌全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J]
.齐鲁渔业,2005,22(2):8-8.
5
杨长根,朱宏元.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J]
.河南水产,2005(1):22-22.
6
顾志敏,宓国强,黄鲜明,刘启文,胡廷尖,许谷星.
不同激素配伍和产卵环境对翘嘴红鲌产卵效果的影响[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291-294.
被引量:5
7
杨长根,朱宏元.
翘嘴红(鱼白)全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2005(1):23-24.
被引量:1
8
黄玉玲,彭敏,何安尤,雷建军,施军,周解,李咏梅,张益峰.
翘嘴红鮊胚胎发育研究[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3):148-150.
被引量:12
9
韩英,王昕阳,尹海富.
兴凯湖翘嘴红鲌生长式型的研究[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3):218-221.
被引量:25
10
戈贤平,俞菊华,吴婷婷.
翘嘴红鲌PEPCK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89-39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9
1
刘少军,赵如榕,刘锦辉,孙远东,张纯,罗凯坤,刘筠.
不同倍性鱼的血细胞和精子DNA含量比较[J]
.动物学报,2005,51(2):360-364.
被引量:11
2
苏胜齐,张海琪,何中央,张祖兴.
翘嘴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比较[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898-901.
被引量:31
3
方旅平,张馥厚,曹文清,林元烧.
刀额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1):146-148.
被引量:12
4
宋苏祥,刘洪柏,孙大江,范兆廷,桂建芳.
施氏鲟的核型及DNA含量研究[J]
.遗传,1997,19(3):5-8.
被引量:21
5
GBll607—89.渔业水质标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6
顾志敏,贾永义,叶金云,陈立侨,朱俊杰,黄鲜明,杨元杰.
翘嘴红鲌(♀)×团头鲂(♂)杂种F1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分析[J]
.水产学报,2008,32(4):533-544.
被引量:50
7
赵建,朱新平,陈永乐,刘毅辉,谢刚.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4):506-509.
被引量:24
8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华丹.
太湖似刺鳊鮈染色体组型分析及细胞核DNA含量[J]
.水产学报,2009,33(1):9-14.
被引量:10
9
陈在新,王文一.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因子机理与控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5-17.
被引量:35
10
张进凤,李瑞伟,刘杰凤,王辉,巩育军.
淡水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及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J]
.河北渔业,2009(6):41-4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杨家林,明汉萍,董宝炎.
封闭式水生蔬菜净化处理循环水体养殖翘嘴红鲌的试验[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81-81.
被引量:3
2
杨家,明汉萍,董宝炎.
封闭式水生蔬菜净化处理循环水养殖翘嘴红鱼自试验[J]
.齐鲁渔业,2011,28(12):15-16.
3
许晓军,杜建明,张海琪,张晓辉.
翘嘴鳜和翘嘴红鲌血细胞DNA含量测定[J]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3):392-39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阮文丽,刘乐承.
发展水生蔬菜在湖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长江蔬菜,2012(16):147-149.
被引量:4
2
邹芝英,肖炜,李大宇,徐跑,祝璟琳,韩珏,乐贻荣,杨弘.
吉富罗非鱼核DNA含量的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6-38.
3
叶卫东,黄光裕,张宝琴.
“虫-鱼-鸭-菜”复合生态种养新模式的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361-9363.
被引量:5
4
邹远超,文正勇,岳兴建,王永明,覃川杰,陶敏,李斌,谢碧文,王淯,齐泽民.
泉水鱼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16,51(1):66-72.
被引量:2
5
李中,向科翰,邹远超,岳兴建,王永明,覃川杰,谢碧文,王淯,齐泽民.
白乌鳢染色体核型和DNA含量分析[J]
.淡水渔业,2016,46(3):104-108.
被引量:7
6
韦崇胜,李娟,唐洪玉.
种植水生植物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J]
.水产养殖,2017,38(7):18-22.
被引量:2
1
东明.
污染和过度捕捞正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J]
.国际技术经济导报,1996(2):24-27.
2
主养草鱼池塘如何套养鳜鱼[J]
.现代农业,2004(6):16-16.
3
刀鱼价格涨幅较大[J]
.农家致富,2016,0(8):18-18.
4
明晶.
加州鲈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J]
.科学养鱼,2007(1):76-76.
被引量:4
5
宋光同,丁凤琴,汪翔,何吉祥.
青虾科学投喂技术总结[J]
.齐鲁渔业,2007,24(4):35-36.
被引量:1
6
陈爱华,唐军,蒋会云.
河蟹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J]
.渔业致富指南,2012(2):53-54.
7
赵连适,王室斌,徐秀英,李秋.
翘嘴鳜北方人工繁殖[J]
.黑龙江水产,2002,21(1):4-5.
8
任卫东.
鳜鱼苗种培育技术[J]
.农业知识,2001(12):39-40.
9
吴婷婷,徐跑.
开展鳜鱼养殖研究的初见[J]
.淡水渔业,1987,17(6):25-26.
被引量:2
10
熊春贤.
影响鳜鱼苗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J]
.内陆水产,1993,19(8):33-34.
河北渔业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