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微生物肥料的自身特性使其成为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是一种极具生产前景的肥料。本文全面阐述了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作用及使用效果。
作者
张岩
机构地区
梅河口市解放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吉林农业》
2010年第1期65-65,共1页
AGRICULTURE OF JILIN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分类
作用
效果
分类号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71
1
雷春意.
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66-67.
被引量:35
2
田野.
微生物肥料——发展绿色农业的支柱[J]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06(9):54-55.
被引量:1
3
施和平,张英聚,刘振声.
番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转化[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7):541-546.
被引量:82
4
王景怀,施辰子.
富硒农产品开发及含硒量标准的探讨[J]
.天津农林科技,2005(3):15-17.
被引量:51
5
张杨珠,杨志海,吴名宇,周卫军.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菜园土壤及蔬菜硝酸盐类动态的影响[J]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3):38-42.
被引量:21
6
戴伟,耿增超.
土壤硒的研究概况[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0(3):93-97.
被引量:50
7
孙汉文,李朝昉,梁淑轩,刘占峰.
硒对铬胁迫下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1):63-68.
被引量:23
8
王晋民,赵之重,李国荣.
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2):240-244.
被引量:63
9
彭诚,丁莉,王军.
硒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91-93.
被引量:30
10
冯明印,吕泽芬,李国强.
生物菌肥在大豆上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7-8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2
1
罗林松,孙永,杨永高.
推广使用生物肥的必要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87-287.
被引量:2
2
姜妍,王浩,王绍东,刘伟,李远明.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J]
.大豆科技,2010(5):25-27.
被引量:49
3
刘碧霞.
桑植县中高海拔区域红线辣椒栽培技术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42-143.
4
沈建国,王忠,朱徐燕,胡水芬,马伟洪,杨燕敏.
复合生物肥对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11):1512-1514.
被引量:5
5
许爱国.
花卉种植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现代园艺,2012,35(24):47-47.
被引量:1
6
杨肖雨,丛日钦.
使达利复合微生物肥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90-90.
被引量:3
7
屠赛飞,章一平.
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4(8):198-198.
被引量:1
8
康蓉,马义成,杨海星.
花椰菜品种筛选及有机肥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2015,31(11):26-28.
被引量:3
9
王大普.
微生物菌剂在辣椒上的应用[J]
.中国果菜,2017,37(6):7-9.
被引量:5
10
林思锻.
黄瓜应用微生物菌肥肥效试验[J]
.中国果菜,2017,37(2):29-3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吴玉洪,冷超凡,陈莹莹,王亚楠,陈茹,汤曼利,马桂珍,暴增海.
贝莱斯芽孢杆菌BMF03对黄瓜幼苗促生长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3):106-111.
被引量:6
2
王粉莲,苏利民,王萍,张丽菊,李慧英,赵红岩.
生物肥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6):74-75.
被引量:28
3
金叶红,李庆体,刘永.
农用肥料施用误区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8):280-280.
被引量:1
4
朱海波.
微生物菌和微量元素对大豆增产效果的研究[J]
.大豆科技,2011(6):58-59.
被引量:3
5
方建民,余新炳,罗树红,徐劲,李学荣.
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Ⅱ全编码区基因的真核克隆及表达[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18(2):110-113.
6
燕勇飞,何景春.
生物有机肥在西瓜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15-216.
被引量:6
7
夏栋,夏振尧,赵自超,李铭怡,吴彬,许文年.
AB菌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生物特征和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214-219.
被引量:18
8
杨惠玲,杨长福,张丹.
普洱市有机肥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6):227-228.
9
李兰玉,李炳良,余东灿.
溶磷解钾微生物菌肥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23-224.
被引量:6
10
曹丽霞,赵世锋,张立军,李云霞,武永祯,田长叶,董占红.
微生物菌肥拌种配合追施不同施用量化肥对张家口燕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2):44-46.
被引量:4
1
蒲金珠,张秀敏.
浅论布尔津县大豆生产前景及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1995(5):18-19.
2
姚永显,任世凯.
庆阳地区烤烟生产前景的浅析[J]
.中国烟草,1991,12(3):41-42.
3
罗坚,林建生.
闽东发展木薯生产前景乐观[J]
.闽东农业科技,1993(2):13-14.
4
韩晋康.
浅谈抚顺市发展水稻生产前景[J]
.辽宁农业科学,1993(4):41-44.
5
刘娟,宋成国,黄美霞.
五味子栽培技术要点[J]
.辽宁农业科学,2005(6):58-58.
6
杨长桃,张冬松,张乙珍,周高山.
闽西北发展木薯生产前景之浅见[J]
.三明农业科技,2004(1):28-30.
被引量:3
7
董志新.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及我国玉米生产前景[J]
.新疆农垦科技,1992(1):12-14.
被引量:6
8
谷俊芳,王会龙,李晓明.
栝楼种植的经济价值及病虫害防治[J]
.河北农业,2008(8):29-30.
9
何跃均,周宏伟.
浅谈三垄栽培农机化技术的拓宽推广[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2):12-12.
10
韦树德.
桂林地区的柑桔黄龙病与柑桔生产[J]
.广西农业科学,1998,29(2):95-97.
吉林农业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