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歌唱者中有一部分声音尖细、清脆的适合民族唱法的歌唱者,有一部分声音浑厚、共鸣极强的适合美声唱法的歌唱者,然而绝大多数歌唱者的嗓音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要适应绝大多数歌唱者的"民美"嗓音,"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交融式教学"的研究在我国声乐教学领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最大的区别就在咬字位置和共鸣腔体的应用上,因此,在"民美"唱法教学中除改变咬字位置外,更多的要从共鸣的角度来协调统一。巴巴罗-帕里,玛米夫人①的《嗓音共鸣》提出:人的全身是嗓音的音板,在良好的歌唱中,人的全身是一个复杂的嗓音共鸣腔,接受并传达发自声带而传向四周的振动。"民美"唱法的声音就是这样一个"全共鸣"的声音。
出处
《鄂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65-67,75,共4页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