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了花生褐斑病与黑斑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技术。
作者
徐家忠
机构地区
安徽省固镇县刘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期51-51,68,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花生
褐斑病
黑斑病
识别
防治
分类号
S435.65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徐秀娟,赵志强,卢钰,李尚霞,宫本善.
有机食品花生田病害防治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64-456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徐秀娟,崔凤高,石延茂,徐明显,毕国金.
中国花生网斑病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1):70-74.
被引量:29
2
K.F.E贝克,R.J.库克。植物病原菌的生物防治[M].农业出版社,1984:1-61.
被引量:2
3
杜相革,王惠敏.有机农业概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209~210.
被引量:1
4
黄群声,张铭光,李娘辉,肖参明,黄继茂,刘国坚.
专用叶面肥对花生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1):74-77.
被引量:10
5
徐秀娟,石延茂,迟玉成,崔风高,葛宝明,崔贤,刘春梅.
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8,30(3):36-38.
被引量:7
6
姜慧芳,段乃雄,任小平.
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3):31-35.
被引量:39
7
徐秀娟,迟玉成,宋文武,崔风高,张建成,黄培德,赵蕾.
花生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0,22(4):29-3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7
1
徐士才,傅俊璋,朱磊,刘展.
新沂市无公害花生全程植保技术规程[J]
.农技服务,2008,25(9).
2
刘奇志,李俊秀,徐秀娟,孙春梅,康宇静,周海鹰,胡敦孝,马骥,李尚霞.
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7,22(B10):250-253.
被引量:16
3
王光平,陈景锋.
秋花生种植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9):13-13.
被引量:3
4
曲明静,黄忠林,鞠倩,刘魁,王磊,赵志强.
花生网斑病菌和黄曲霉菌对花生几丁质酶诱导的研究[J]
.花生学报,2008,37(1):1-6.
被引量:9
5
曹耿全,李凤兰.
加快荷泽市花生新品种推广的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5):20-20.
被引量:2
6
张秋.
花生蚜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初探[J]
.农技服务,2009,26(2):58-60.
被引量:3
7
徐西强,徐加新,尹训斌,张虎,万刚.
拜耳公司产品组合防治花生田病虫害的效果[J]
.农技服务,2009,26(6):78-79.
被引量:4
8
雷芝明.
花生虫害的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10):54-55.
被引量:1
9
孙涌潮.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1,28(5):592-593.
10
王新云.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J]
.园艺与种苗,2011,31(3):74-76.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4
1
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邢小萍,汤丰收,张新友.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12):35-38.
被引量:43
2
郑奕雄,叶芸,曾永三,黄湘文.
花生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控关键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8):61-62.
被引量:3
3
张霞,许曼琳,郭志青,于静,李莹,杨珍,吴菊香,王磊,陈殿绪,迟玉成.
北方产区花生品种黑斑病抗性鉴定[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43(4):736-742.
被引量:7
4
周曙东,景令怡,孟桓宽,乔辉.
中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动因挖掘[J]
.农业技术经济,2018,0(3):100-109.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芦连勇,华福平,沈希华.
不同花生品种黑斑病抗性鉴定[J]
.种业导刊,2024(1):39-42.
1
怎样防治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J]
.闽东农业科技,2001(4):20-20.
2
银兰,袁国琦,袁志福.
花生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
.新疆农业科技,2001(3):24-24.
3
李强.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J]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1(8):50-50.
被引量:1
4
姚凤兰.
咪鲜胺防治花生褐斑病田间试验[J]
.农药,1999,38(6):28-29.
被引量:12
5
王培松,于晓丽,栾炳辉,刘洁,王英姿.
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对花生的抗病和保健作用[J]
.现代农药,2016,15(1):54-56.
被引量:2
6
安福涛,朱茂山.
5种药剂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试验[J]
.辽宁农业科学,2013(1):76-77.
被引量:5
7
周如军,徐喆,王大洲,杨凤艳,薛彩云,傅俊范.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4):533-537.
被引量:13
8
何献声.
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花生褐斑病的防治[J]
.农药,2014,53(9):677-679.
被引量:13
9
刘小武.
膜下滴灌花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新疆农垦科技,2013,36(4):21-22.
10
崔建潮,周如军,傅俊范,徐喆,薛彩云.
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混发流行过程及其产量损失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16,46(2):265-272.
被引量:9
农技服务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