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质制米苦荞新品种米荞一号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大豆8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采用联合育种、异地鉴定模式,于2001年从黑龙江省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高代品系,经过多年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半矮秆,抗倒、耐密植大豆新品种,审定编号:新审大豆2006年30号。
作者
刘胜利
李伟
张恒斌
田海燕
刘涛
张力
机构地区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G410371)
关键词
新品种
优质
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
栽培
苦荞
制米
联合育种
分类号
S-24 [农业科学]
S51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王安虎,蔡光泽,赵钢,杨敬东,邹亮,胡一兵.
制米苦荞品种米荞一号及其栽培技术[J]
.种子,2010,29(2):104-106.
被引量:9
2
邵庆余,杨扬,崇克伟,熊常健,陶亚琴,胡胜桃.
今后5年我国制米行业的发展方向探讨[J]
.粮油加工,2009(12):31-33.
3
王安虎,蔡光泽,夏明忠.
优质制米苦荞新品种米荞一号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0(3):56-57.
被引量:2
4
邱一彪.
四川省“九五”玉米联合育种成效显著[J]
.玉米科学,2002,10(z1):97-97.
5
韦全生,冯兴华,马嵘,朱志新,吴敏.
新疆自育抗病品种的重要性[J]
.中国棉花,2002,29(7):45-46.
被引量:2
6
熊仿秋,邹世文,刘纲,胡显忠.
小麦新品种“白粒2号”的选育及栽培措施研究[J]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3):1-4.
7
何新宏,关宁.
浅谈种子企业的作物育种[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8):31-32.
8
农科所“十五”玉米联合育种成绩斐然[J]
.阿坝科技,2006,0(1):61-61.
9
任斌.
育种一线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J]
.猪业科学,2015,32(5):52-52.
被引量:1
10
王晶,王静岩,郝建林,崔立岩.
洮南市无公害糜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4):40-40.
中国种业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