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兼与周详、齐文远两位先生商榷
被引量:
2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这种观点的产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却扭曲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对这种错误观点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本文认为人们需要重新定位法学教育,并完善目前的司法考试制度。
作者
郭翔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8,共7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司法考试
法学教育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分类号
D90-4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170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4
参考文献
12
1
刘海燕.《009年司法考试19日开考42万人参考》,http://www.chinalawedu, com/new/1300-9/2009-9-15-ma7318263041151990023672, shtml ,2009年9月16日访问.
被引量:1
2
周详,齐文远.
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合理性——以司法考试刑法卷为例[J]
.法学,2009(4):93-102.
被引量:39
3
司法部制定.《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2-63页.
被引量:1
4
《中国刑法学“被变性”引争议司法部展开调查》,http://news.ifeng.com/mairdand/200906/0604-17-1187459.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09年7月6日.
被引量:1
5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历史的选择,实践的结晶--新中国犯罪构成理论60年学术座谈会纪要》,http://www.crimlnallawbnu.cn/cdminal/Info/print.asp?pkid=24140,2009年9月27日最后访问.
被引量:1
6
司法部制定.《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考试说明》,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7
吴志攀.
统一司法考试与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7-18.
被引量:12
8
叶秋华,韩大元,丁相顺.
建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关系——“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研讨会综述[J]
.中国法学,2003(2):189-192.
被引量:53
9
潘剑锋.
论司法考试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J]
.法学评论,2003,21(2):147-153.
被引量:65
10
[德]马克思·韦伯.《韦伯论大学》,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徐鹤喃,郭立新.
统一司法考试研讨会综述[J]
.环球法律评论,2002,24(122):88-94.
被引量:10
2
霍宪丹,王红.
建立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律教育的改革[J]
.法学,2001(10):3-7.
被引量:44
3
丁相顺.
司法考试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司法考试的制度创新[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4):4-8.
被引量:15
4
贺然.
统一司法考试与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J]
.法制与社会,2008(9):104-105.
被引量:4
5
[美]博西格勒.《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被引量:1
6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304年,“序言”第2-3页.
被引量:1
7
[捷]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陈一荣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2页.
被引量:1
8
[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被引量:13
9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46,454-455,477,第454-455页,第477页.
被引量:38
10
[英]科特威尔 潘大松译.《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页.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42
1
娄宇.
在本科生法学课程考核中引入口试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0(1).
2
李翔.
质疑中国法律职业资格同质化[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2):145-151.
被引量:1
3
王生卫.
法律服务国际化对法学教育的挑战[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6-59.
被引量:1
4
颜研生.
司法考试:法律文书教学的另一维度——以刑事法律文书为例[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26(4):105-107.
5
周小明.
印度法律教育评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32-135.
被引量:1
6
黄大威.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36-139.
被引量:9
7
吴涛.
论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平衡与协调[J]
.神州,2014(9):126-126.
8
廖益新,舒细麟.
英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法学,2004,26(5):174-181.
被引量:19
9
刘河宏.
我国法学教育应对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思考[J]
.学术探索,2005(2):56-60.
10
陈瀚,王刚.
法学教育的使命、危机和出路[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2):134-1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70
1
刘坤轮.
为什么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J]
.人民法治,2019(24):86-89.
被引量:10
2
刘坤轮.
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结果及评价[J]
.人民法治,2019(20):42-45.
被引量:2
3
姜军,李志国.
论建筑类院校法学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和衔接的系统控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46-148.
被引量:1
4
蔡枢衡.
中国法学及法学教育[J]
.清华法学,2004(1):5-25.
被引量:17
5
陈兴良.
刑法知识的转型与刑法理论的演进[J]
.人大法律评论,2009(1):28-48.
被引量:5
6
孙笑侠.
职业素质与司法考试[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5):16-18.
被引量:41
7
方流芳.
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
.比较法研究,1996,10(2):116-144.
被引量:134
8
赵震江,季卫东,齐海滨.
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研究框架[J]
.社会学研究,1988(3):26-43.
被引量:15
9
季卫东.
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63-86.
被引量:194
10
周素.
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J]
.三江高教,2006,0(Z1):59-6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5
1
梁开银,谢晓彬.
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卓越法治人才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4):31-47.
2
高洪成,王琳.
高校法学专业教育改革论略[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89-90.
3
赵洲.
二本院校法学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与特色拓展[J]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2):129-133.
被引量:2
4
危兆宾.
司法考试的法学基本功教学改革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11,20(8):126-127.
被引量:1
5
曾大鹏.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之探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50-54.
被引量:1
6
梁开银.
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契合点——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与改良[J]
.法学评论,2011,29(4):76-83.
被引量:49
7
蔡道通,颜超明.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1):189-196.
被引量:4
8
李德恩.
论高校法学教育的定位与特色发展[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145-148.
被引量:3
9
刘雪梅.
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实现路径探析——北京城市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3):43-47.
10
于锐.
司法考试背景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
.行政与法,2012(11):70-7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曹磊.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J]
.法律方法,2021,27(4):225-235.
2
于洋.
案例教学视野下的法治思维培养——以法律方法为切入点[J]
.法律方法,2021,27(1):255-276.
被引量:6
3
梁开银,谢晓彬.
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卓越法治人才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4):31-47.
4
张渝.
论我国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局及对策[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2):138-141.
5
孙光宁,焦宝乾.
法律体系形成后的研究转向——2011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7-84.
被引量:1
6
焦宝乾.
理论与实践的难题——以中国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的反思[J]
.政治与法律,2012(7):9-21.
被引量:8
7
李伟迪.
面向当地法律行业的二本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联合办学视角[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0(6):94-97.
被引量:3
8
郭静.
论法学教育中法科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7):164-166.
被引量:1
9
郭娅丽,李倩茹.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建设及其应用——以“经济法”课程为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7):106-108.
被引量:2
10
李茂久,莫社平.
本科院校法学教学方法优化改革路径探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8):169-172.
被引量:5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J]
.时事资料手册,2004(4):25-25.
2
胡蝶.
无端垂怜,隐名富翁爱心变色心引来杀身祸[J]
.妇女生活,2010(3):41-43.
3
国家[J]
.东方企业家,2006(11):12-12.
4
吴忠才.
试论新时期的党群关系[J]
.广东社会科学,1995(2):8-12.
5
周建章.
县委书记与县长“父子关系”为政观的解析与矫正[J]
.领导科学,2015,0(10):9-10.
6
刘平.
美古关系重启背后玄机[J]
.报刊荟萃,2015,0(4):29-30.
7
王济东.
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J]
.云南社会科学,2005(3):41-43.
被引量:2
8
王邦佐.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J]
.国际展望,1996(12):3-5.
9
徐嘉辉,刘慧萍.
构建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147-149.
被引量:1
10
正义.
“虚拟暧昧”失控了!“被迫谎言”里悲剧升级[J]
.幸福(上),2011(10):26-28.
法学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