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叠印着(古代与现代)两个中国”:1980年代“寻根”思潮重读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80年代,以西方为规范的现代化想像可以说支配了中国知识界的历史想像与文化实践。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不存在对这一新主流意识形态的质询或反抗。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或许便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至少在这一思潮倡导者的自我表述中,“寻根”是在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甚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某种疑虑或批判意识下发生的。
作者
贺桂梅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102,共9页
Shanghai Literature
关键词
“寻根”文学思潮
中国知识界
80年代
中国现代化进程
西方现代派文学
重读
古代
主流意识形态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郑万隆.我的根[J].上海文学.1985(05)
被引量:1
2
李泽厚,陈明著..浮生论学 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50.
3
张颐武著..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356.
4
孟悦著.历史与叙述[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被引量:1
5
王蒙著..创作是一种燃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260.
6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210.
同被引文献
15
1
郭银星.
《棋王》和《小鲍庄》[J]
.文艺评论,1986(4):69-74.
被引量:4
2
罗强烈.
关于阿城小说的三点思考[J]
.文艺研究,1985(6):85-88.
被引量:2
3
王晓明.
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J]
.文学评论,1988(4):24-35.
被引量:15
4
施叔青.
与《棋王》作者阿城的对话[J]
.文艺理论研究,1987(2):49-55.
被引量:42
5
仲呈祥.
《棋王》[J]
.当代文坛,1984(9):32-32.
被引量:5
6
李运抟.
饮食后面的心灵——略谈阿城小说中描写人之饮食的意蕴[J]
.小说评论,1985(6):78-79.
被引量:2
7
夏刚.
潮汐的骚动——1984年中篇小说巡礼[J]
.当代作家评论,1985(3):47-56.
被引量:3
8
郭银星.
阿城小说初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85(5):17-25.
被引量:8
9
辛晓征.
读阿城小说散记[J]
.当代作家评论,1985(5):26-31.
被引量:6
10
王学信.
阿城印象[J]
.海内与海外,2007(2):36-3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杨晓帆.
知青小说如何“寻根”——《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J]
.南方文坛,2010(6):40-49.
被引量:20
2
黄帅.
“寻根者”的现代主义风景——以几部寻根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50-53.
3
褚云侠.
“无父”与“脱腔”——从“父子关系”的角度重释阿城及其小说创作[J]
.当代文坛,2021(5):59-6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史玉丰.
“寻根”:策略而非信仰[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3):56-61.
2
艾翔.
被话语绑架的历史反思 重读《晚霞消失的时候》[J]
.上海文化,2012(2):65-78.
被引量:3
3
徐勇.
“寻根”的建构及其谱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2):89-99.
被引量:2
4
徐琰.
论阿城小说《树王》叙述风格的生成机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6):54-56.
被引量:2
5
徐勇.
回避历史与走向传统——寻根作家题材转变的文学史意义[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24-31.
被引量:1
6
李雪.
从个人故事到历史难题——谈杨晓帆的文学批评[J]
.南方文坛,2016(5):26-28.
7
程光炜.
“北京批评圈”与新时期文学[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1):43-55.
被引量:1
8
杨肖.
在笔记小说与现代小说之间——论阿城的“三王”[J]
.南方文坛,2018(4):153-157.
被引量:1
9
谢才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5):174-174.
被引量:1
10
杨宸.
“寻根”的“歧路”:论寻根文学对知青经验的转化——以《棋王》和《北方的河》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11):96-112.
被引量:5
1
王振.
论“寻根文学”思潮中的话语欲望[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3(5):37-38.
2
丁家棣.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文化潮流与寻根意识的价值取向[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25-29.
被引量:1
3
祁卉璇,史晓萍.
历史的承续者——再谈寻根文学思潮[J]
.神州,2012(26):194-195.
4
陈灵强,夏海微.
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及其危机——对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思潮的现代性反思[J]
.江淮论坛,2006(1):184-189.
被引量:11
5
田文兵,赵学勇.
和而不同: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现象与审美取向[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90-94.
被引量:1
6
张贤.
缘分[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0(2):158-159.
7
-刘纹松.
从新、旧对比说起[J]
.文学遗产,1957(170):1-1.
8
扈彦伟.
归春河[J]
.牡丹,1995,0(6):43-49.
9
我的心是一座小城[J]
.美文(青春写作),2013(1):13-14.
10
张德明.
历史烟尘中那变幻着和不变的……——读雷霆《在屯留》[J]
.五台山,2010(6):66-68.
上海文学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