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满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迫切需求的专业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随的是,通识教育越来越不受到应有的重视,而通识教育又关系着大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本文回溯了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论证通识教育在当代教育制度中的不可或缺,并探讨了实行通识教育的路径。
作者
郑洁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10年第5期1-2,6,共3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必要性
路径探析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杨颉著..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11.
2
王本法.
简论通识教育的历史嬗变和时代内涵[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74-76.
被引量:18
3
朱世宏,陈胜.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95-398.
被引量:12
4
甄宏君.
通识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思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4):89-90.
被引量:9
5
彭旭.
论通识教育[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2-15.
被引量:2
6
李曼丽著..通识教育 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57.
7
邹川雄.通识教育与经典诠释:-个教育社会学的反省.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200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张寿松.
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0):12-14.
被引量:52
2
王义遒,金顶兵.
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1):56-61.
被引量:24
3
彭正梅.
美国大学普通教育理论的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4):9-14.
被引量:8
4
漆新贵.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J]
.中国教育学刊,1998(2):10-14.
被引量:27
5
冉昌光.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999,(24).
被引量:1
6
王定华.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1997(6):83-85.
被引量:22
7
张岂之.
关于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19(3):54-56.
被引量:19
8
卢晓中.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命题[J]
.江苏高教,1998(6):52-54.
被引量:12
9
杨叔子.
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4):1-6.
被引量:313
10
杨叔子.
做好“三提高”工作 培养“全”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5-6.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37
1
沈喜云.
通识教育理念与教师培养[J]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70-72.
2
于霜丽.
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反思[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70-72.
被引量:3
3
郑盈.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美大学通识教育之比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86-88.
被引量:8
4
张正义.
关于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125-127.
被引量:5
5
戴清.
医学生临床阶段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34-36.
被引量:5
6
乐毅.
90年代以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缺憾与偏颇[J]
.现代大学教育,2007,23(3):35-40.
被引量:16
7
李乔,张正义.
论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3):44-46.
被引量:11
8
刘祥辉.
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面临的实践困境和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5):43-44.
被引量:3
9
任立华.
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2):4-5.
被引量:2
10
景海燕.
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大学本科教师角色转换[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3):37-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0
1
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
.读书,2006(4):3-12.
被引量:205
2
包志伟.
对构建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2-113.
被引量:5
3
Ernst Simon. General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1965,(04).
被引量:1
4
谷建春,潘文利.
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现状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5):78-80.
被引量:17
5
郑大睿,赵凤,汪路勇.
开展高校团建的思考[J]
.世纪桥,2008(7):93-94.
被引量:6
6
叶青春.
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53-156.
被引量:4
7
刘林,彭蜀晋.
我国高师院校通识课程应凸现师范性[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9):42-46.
被引量:7
8
魏传光.
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1):68-71.
被引量:20
9
魏书敏,蒋湘祁.
谈高师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J]
.中国成人教育,2011(4):137-139.
被引量:4
10
刘义.
试论通识教育理念在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22-2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林利民,韩国海.
我国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研究动态与演进趋势——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38(4):12-17.
2
陈晨.
关于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3):50-51.
3
熊雄,张亚雷.
对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些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3):51-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加美.
论通识教育在就业竞争力培养中的作用[J]
.黑龙江史志,2012(23):77-78.
被引量:5
2
甫玉龙,王同奇,李博,王君.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评述[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95.
被引量:5
1
赵晓丽.
保证自由时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2):293-294.
2
郝朝晖.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个性教育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1):5-7.
被引量:3
3
兰诚.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改革[J]
.广西教育,2012(7):140-141.
被引量:2
4
张玉兰.
建立“以人为本”的治校方略[J]
.师资建设,2016,29(6):56-57.
5
王学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8(5):48-48.
6
杨占芳.
在小学语文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
.小学科学,2013(9):161-161.
7
杨淑敏,曲卫东.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关系[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74-74.
8
马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0(10):98-99.
9
沈刚.
高中物理教学要渗透素质教育[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5):96-96.
被引量:1
10
宋锡辉.
试论青少年自由全面地发展与传统美德教育[J]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12):51-52.
科教文汇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