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草稻的田间鉴别与防治对策浅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杂草稻又称杂草型稻,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多年监测和调查,由于如皋市水稻种植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直播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稻逐步上升为主要杂草,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笔者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了其生长性状、生育特性及防除技术,以期为杂草稻的识别和有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袁锦南
刘培凤
机构地区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省如皋市开发区办公室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34-135,共2页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杂草稻
田间鉴别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62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9
1
张嵩午.
宁夏米质的气候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6):1-4.
被引量:10
2
余柳青,A.Martin Mortimer,玄松南,陆永良,周勇军.
杂草稻落粒粳的抗逆境特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717-720.
被引量:56
3
王渭霞,朱廷恒,邵国胜,玄松南.
杂草稻的分类、起源及利用研究进展[J]
.杂草科学,2005,23(2):1-5.
被引量:42
4
马殿荣,陈温福,徐正进,张文忠.
辽宁省杂草稻的发生及其控制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58-360.
被引量:28
5
马殿荣,陈温福,徐正进,张文忠.
辽宁省杂草稻的初步考察[J]
.辽宁农业科学,2005(6):22-24.
被引量:32
6
李茂柏,马殿荣,徐正进,陈温福.
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24-5225.
被引量:22
7
袁晓丹,赵国臣,柳参奎,吴明根.
东北地区杂草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6):6-9.
被引量:21
8
李培富,杨淑琴,张彦红,田红萍.
宁夏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33-36.
被引量:31
9
赵娜,马殿荣,陈温福.
北方杂草稻发芽期耐盐性的初步评价[J]
.中国稻米,2007,13(2):20-24.
被引量:23
10
Suh H S,Suh J P,Ahn S N,et al. QTL analysis on cold tolerance at seedling stage of Korean weedy rice. Korean Joumal Breeding, 1999,31 (4) :434 -4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孙建昌,王学龙,马静,王兴盛,杨生龙.
宁夏杂草稻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J]
.作物杂志,2014(3):129-132.
被引量:3
2
孙建昌,李亚卉,王兴盛,吴斌,马静.
宁夏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生物学性状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158-16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马静,李亚卉,王兴盛,吴斌,孙建昌.
宁夏杂草稻生存传播习性研究Ⅰ——杂草稻种子耐冻性鉴定[J]
.种子,2015,34(9):97-101.
被引量:1
2
孙建昌,李亚卉,王兴盛,吴斌,马静.
宁夏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生物学性状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158-161.
被引量:4
3
刘丹,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解忠,李洪亮,张巍巍,孙国宏,侯国强.
杂草稻资源研究现状及利用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201-204.
被引量:3
4
马静,王兴盛,段彩林,孙建昌.
宁夏杂草稻外观和碾磨品质分析[J]
.种子,2018,37(2):55-58.
被引量:4
5
陈丽,王兴盛,孙建昌,马静.
西北干旱区杂草稻品质性状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12):1772-1779.
6
王健,席天元,杨娜,王珂,许爱玲,席吉龙,杨志国,卫晓东,张建诚.
晋南小麦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栽培技术模式[J]
.山西农业科学,2023,51(2):165-172.
被引量:3
7
王健,卫晓东,杨娜,王珂,席吉龙,张建诚,席天元.
运城盆地小麦丰产年特征分析及丰产策略[J]
.山西农业科学,2023,51(12):1360-1369.
1
高崇省.
小麦品种抗蚜性田间鉴别[J]
.天津农林科技,1995(2):8-9.
被引量:4
2
Leon,CD,李洪杰.
玉米病害田间鉴别指南:Ⅱ.玉米茎穗真菌病害[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2(4):55-59.
3
Leon,C,李洪杰.
玉米病害田间鉴别指南[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2(1):48-51.
4
吴有光.
棉花蕾铃期虫害的田间鉴别技术[J]
.江西棉花,1996,18(3):39-39.
5
兀安基,李西亮.
玉米干腐病症状特征及田间鉴别方法[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16(2):35-36.
被引量:3
6
Leon,C,李洪杰.
玉米病害田间鉴别指南:玉米病害诊断要点[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3(2):60-62.
7
邓立平.
水稻白叶的田间鉴别诊断[J]
.中国稻米,2006,12(2):48-48.
8
秦荣春.
玉米受甲磺隆药害后的田间鉴别与挽救措施[J]
.河南农业,2002(8):16-16.
9
方芳.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117-117.
10
庞淑萍.
抗黑粉病优质、高产夏玉米品种的田间鉴别[J]
.玉米科学,2001,9(4):73-74.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