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好莱坞电影在逐渐修正过去对中国形象的片面认识,对中国人物的理解也从以前的简单化、绝对化、符号化变得更丰满、客观。西方媒体对华正面报道有所增加,但数量仍显少。■《2012》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固然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中国的国力上升后,在奥运会成功举办、举国救援汶川地震等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发生了一定转变。片中男主角历经劫难获得了逃生地图,展开地图时映入眼帘的竟是"CHINA",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所在地中国成了人类最后的救赎地;拯救人类的数艘巨型诺亚方舟是中国人建造的;男主角携带全家逃难到西藏,在走投无路时被三名中国人好心搭救;为保留最后的物种,解放军的直升飞机把长颈鹿等动物运送到方舟上;解放军拿着喇叭用标准的汉语对百姓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
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Th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