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2012》看中国形象在西方媒体人眼中的变化 被引量: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好莱坞电影在逐渐修正过去对中国形象的片面认识,对中国人物的理解也从以前的简单化、绝对化、符号化变得更丰满、客观。西方媒体对华正面报道有所增加,但数量仍显少。■《2012》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固然离不开商业利益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中国的国力上升后,在奥运会成功举办、举国救援汶川地震等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家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发生了一定转变。片中男主角历经劫难获得了逃生地图,展开地图时映入眼帘的竟是"CHINA",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所在地中国成了人类最后的救赎地;拯救人类的数艘巨型诺亚方舟是中国人建造的;男主角携带全家逃难到西藏,在走投无路时被三名中国人好心搭救;为保留最后的物种,解放军的直升飞机把长颈鹿等动物运送到方舟上;解放军拿着喇叭用标准的汉语对百姓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
作者 张妮
机构地区 环球时报
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The Pres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王国庆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发表演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06年6月26日(网址:http://www.scio.gov.cn/xwbjs/zygy/wgq/jh/200905/t307314htm). 被引量:1
  • 2李甜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以<纽约时报>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2月10日. 被引量:1
  • 3青木.《德刊严重妖魔化中国》,《环球时报》2008年4月18日. 被引量:1
  • 4白瀛,郭曼桐,《调查显示:奥运会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新华网2008年11月2213(网址:httP://R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1/22/content_1039676.htm). 被引量:1
  • 5程曼丽.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4(4):22-27.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4

同被引文献47

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