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比较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有直接灌输法、实践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法等。韩国的做法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的启示有:要善于将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形成合力,全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
作者
艾政文
机构地区
开封大学马列德育部
出处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4,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中国与韩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比较
分类号
A6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5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1
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08.
2
俞亚芹.
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24(1):46-48.
被引量:15
3
冯益谦.
中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7(1):36-39.
被引量:23
4
郑永廷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会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5.
5
龙一平,沈绍睿.
论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9(6):142-143.
被引量:18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4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旭新.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律”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06(5):39-40.
被引量:6
2
王萍,王妮妮.
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及对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78-80.
被引量:3
3
陆士桢.
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人民教育,2007(7):5-9.
被引量:31
4
[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5
EdwardF.Deroche,Marry M.Williams.Education HeartsandMinds:Acomprehensive Charac terEducationFramework[M].Corwin Pass,Inc,1998,74.
被引量:1
6
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45.
被引量:6
7
冯益谦.美国大学德育方法与途径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探索,2004,(2).
被引量:2
8
陈涛.国外学校道德教育和经验启示[J].思想教育探索,2006,(2).
被引量:3
9
肖浩.
世界各国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基于德育的视角[J]
.学术论坛,2008,31(9):83-87.
被引量:8
10
范树成.
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8,35(7):23-28.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
195
1
李玲,林川,廖婷婷.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60-61.
被引量:2
2
肖蕾.
基于儒学影响下的中韩两国高职学生礼仪教育对比研究——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成功,2013(20):118-119.
被引量:1
3
张惠玲.
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点思考[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13-114.
4
李文学.
邓小平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创新思维及运用[J]
.学术论坛,2005,28(4):1-4.
5
尹全海.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以晚清海防与塞防争论的时空背景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4):99-103.
被引量:5
6
斯日古楞,梁爽.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3):124-126.
被引量:4
7
梁罡.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22(9):26-29.
8
王晓丽.
二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30-33.
被引量:10
9
逄锦聚.
改革开放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
.经济学家,2009(2):5-13.
被引量:2
10
李方祥.
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9-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3
1
袁柳红.
中小学德育问题及对策[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S1):107-109.
被引量:3
2
俞亚芹.
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24(1):46-48.
被引量:15
3
陈俊珂.
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47-48.
被引量:72
4
王健敏.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1-5.
被引量:22
5
郑永廷,朱礼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反思与时代课题[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8-11.
被引量:50
6
王丽荣.
中日德育途径方法的异同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35-39.
被引量:10
7
姚明.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6,22(1):52-54.
被引量:14
8
余维武.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礼仪教育[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8):40-43.
被引量:10
9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6
10
王波,王芳.
韩国的礼仪教育[J]
.中国德育,2007,2(7):91-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李伟利,周小燚.
中韩高校德育的礼仪载体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1):234-235.
被引量:2
2
蒋永明.
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227-228.
被引量:3
3
王红云.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启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90-92.
被引量:2
4
孙鹏程.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认识与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中旬),2014(4):83-84.
被引量:1
5
靳义亭.
论中韩两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142-144.
被引量:2
6
林大燕.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及启示[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37-39.
7
杨美.
对比与借鉴:中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
.改革与开放,2015(21):67-67.
被引量:1
8
王春凤.
应用型本科基于大学语文课程发挥隐性育人功能的考评机制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4):1-3.
9
王志超,张维让,许晓辉.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热点、前沿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 Space 5.8R3的计量学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2,32(3):59-65.
被引量:2
10
冯健.
韩国儿童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青春岁月,2015,0(1):200-20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钟迪,李文荐.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6):47-50.
被引量:3
2
王静.
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S01):303-304.
被引量:5
3
刘慧敏,郑国军.
国外礼仪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的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234-237.
被引量:3
4
蒋永明.
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227-228.
被引量:3
5
靳义亭,范晓艳.
论《弟子规》的礼仪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
.殷都学刊,2013,34(4):113-115.
被引量:2
6
穆子,张大林.
浅析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J]
.时代教育,2014(17):101-102.
7
沈丹妮.
礼仪教育的缺失初探——以A市小学生为例[J]
.科学与财富,2015,7(6):339-340.
8
黄河,邹慧,刘蔓萍.
回顾与展望: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分析——基于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文章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6):12-18.
9
欧阳国文.
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知识经济,2017(18):147-148.
被引量:2
10
周丽珍.
农村小学学生八礼四仪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
.才智,2016,0(3):88-89.
被引量:3
1
杨洪林.
论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J]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A01):9-11.
2
兰喜平,卜建丽.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11-12.
被引量:2
3
类延旭.
论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方法[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1):8-11.
被引量:1
4
袁雅静,王建新.
毛泽东的阶级观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J]
.阴山学刊,1994,7(4):61-66.
被引量:1
5
何艺新.
四川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会年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J]
.社会科学研究,2010(1):89-89.
6
邱爱忠,邱在亮.
活学活用 妙趣横生——毛泽东政论文用典艺术撷微[J]
.办公室业务,2013(11X):109-110.
7
田海花.
试析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J]
.思想教育研究,2004(10):9-10.
被引量:1
8
束锦.
胡锦涛同志权力监督思想研究[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133-138.
9
微语录[J]
.企业界,2013(6):21-21.
10
罗海英.
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3):44-46.
被引量:22
教育探索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