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上海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磁组构特征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上海地区曹阳新村晚第四纪沉积剖面磁组构的测量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海相层与下伏硬土层磁组构特征变化突然 ,海相层内部滨海、浅海、潮下带和潮坪等沉积环境具有明显不同的磁组构特征 .K ,P ,L ,q等参量值的组合变化清晰地显示出沉积相变界限 。
作者
范代读
陈庆强
丛友滋
李从先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国家教委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4期1533-1536,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 96 76 2 88)资助项目
关键词
磁组构
地层划分
晚第四纪
磁性地层学
第四纪
分类号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1
刘宝柱,李从先,业治铮,丛友滋.
沉积磁组构在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研究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14(2):55-62.
被引量:16
2
岳乐平,中国黄土古地磁学,1996年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秀铭,刘东生,John Shaw.
中国黄土磁性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第四纪研究,1993,13(3):281-287.
被引量:175
2
Chen Zhongyuan,J Coastal Res,1993年,9卷,2期,532页
被引量:1
3
郭蓄民,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1987年
被引量:1
4
郑祥民,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1987年
被引量:1
5
竹淑贞,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1987年
被引量:1
6
李从先,科学通报,1986年,21卷,1650页
被引量:1
7
丛友滋,臧启运,李培英,程国良,白运虹.
用磁组构研究底层流流向的初步探讨[J]
.海洋学报,1990,12(3):347-351.
被引量:13
8
郑祥民,俞立中.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暗绿色硬土层风积黄土成因说[J]
.上海地质,1991(2):13-2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5
1
WANGYong PANBaotian GUANQingyu GAOHongshan ,ZHANGHui LIQiong LIUXiaofeng.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investigation of loess magnetic fabric in a semiarid region[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5,15(2):210-216.
被引量:1
2
刘宝柱,李从先,业治铮.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其古环境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15(2):17-24.
被引量:18
3
侯红明,王保贵,汤贤赞.
南极普里兹湾NP93-2柱样磁组构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6):747-752.
被引量:9
4
朱宗敏,杨文强,林文姣,刘育燕.
安徽宣城第四纪网纹红土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4):105-110.
被引量:21
5
刘宝柱,李从先,业治铮.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与古环境[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3):397-404.
被引量:8
6
丛友滋,韩国忠,张家强,陈庆强,李从先.
标志沉积层磁组构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17(3):31-36.
被引量:6
7
刘宝柱,李从先,业治铮.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地球化学特征[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1):129-134.
被引量:4
8
范代读,李从先,陈庆强,丛友滋.
上海地区晚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2):103-106.
被引量:3
9
吴能友,段威武,刘坚.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晚第四纪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古环境学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8,18(1):77-88.
被引量:9
10
陈庆强,李从先,丛友滋.
沉积物磁组构与其动力沉积特征对应关系研究[J]
.科学通报,1998,43(10):1106-1109.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82
1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Michael Poage,陈宣华,马天林,王长秋.
稳定同位素在山脉隆升历史重建中的应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4):211-213.
被引量:2
2
Jianxin Zhang,Jingsui Yang,Zhiqin Xu,Fancong Meng,Haibing Li,Rendeng Shi.
Evidence for UHP metamor-phism of eclogites from the Altun Mountain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9):751-755.
被引量:33
3
Li Haibing,Yang Jingsui,Shi Rendeng,Wu Cailai,P.Tapponnier,Wan Yusheng,Zhang Jianxin,Meng Fanchong.
Determination of the Altyn Tagh strike-slip fault bas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untain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7):572-577.
被引量:10
4
李永安,M.麦克威廉斯,李强,张慧,李燕平,R.沙普斯.
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J]
.新疆地质,1992,10(4):287-328.
被引量:12
5
郑祥民,彭加亮,郑玉龙.
东海海底末次冰期埋藏风尘黄土地层初步研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13(3):49-56.
被引量:13
6
唐领余,沈才明,赵希涛,肖家仪,于革,韩辉友.
江苏建湖庆丰剖面1万年来的植被与气候[J]
.中国科学(B辑),1993,23(6):637-643.
被引量:34
7
许峰宇,王力波.
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在沉积学中的应用[J]
.沉积学报,1994,12(2):94-100.
被引量:10
8
李从先,张桂甲.
末次冰期时存在入海的长江吗?[J]
.地理学报,1995,50(5):459-463.
被引量:26
9
郑祥民,严钦尚.
末次冰期苏北平原和东延海区的风尘黄土沉积[J]
.第四纪研究,1995,15(3):258-266.
被引量:37
10
陈报章,李从先,业治铮.
冰后期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及其环境演变[J]
.海洋学报,1995,17(1):64-7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赵彦德,宋春晖,鲁新川,戴霜,孟庆泉.
阿尔金山北麓晚新生代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6):11-16.
被引量:3
2
杨晓强,李华梅.
陆相断陷湖盆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环境意义——以泥河湾盆地为例[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20(3):43-52.
被引量:18
3
姜立征,张玉兰,王开发,张卫东,张敏斌,章振铨,刘昌森,华棣.
上海地区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J]
.上海地质,2000(4):34-41.
被引量:21
4
邓兵,吴国瑄,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古环境及古气候信息[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2):1-8.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王涛.
近7000年来南通地区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2):193-202.
被引量:3
2
覃军干,吴国瑄,郑洪波,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的生物化石标志[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3):11-18.
被引量:8
3
张玉兰.
东海陆缘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及其古环境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3):91-96.
被引量:12
4
张玉芬,李长安,陈国金,王小平,肖明远.
江汉平原湖区周老镇钻孔磁化率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30(1):114-120.
被引量:29
5
董广辉,夏正楷,刘德成.
青海喇家遗址内外的土壤微形态初步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5-6.
被引量:4
6
张玉兰.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硬粘土层)的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分析[J]
.海洋学研究,2005,23(2):9-16.
被引量:6
7
张玉兰.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孢粉特征及古环境[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9):1201-1205.
被引量:7
8
薛根元,娄伟平,张维祥,吴春华,何凤翩.
新昌硅化木揭示的早白垩世东南沿海地区古气候特征分析[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28(5):666-671.
被引量:4
9
张玉兰.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J]
.上海地质,2005(3):1-5.
被引量:10
10
尹功明,王旭龙,周本刚,叶建青,李建平.
宁波地区第一硬土层的年代[J]
.地震地质,2005,27(4):548-555.
被引量:2
1
郑祥民.
浦东新区“硬土层”的沉积物特征和成因[J]
.上海地质,1996(3):7-12.
被引量:4
2
郑祥民,俞立中.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暗绿色硬土层风积黄土成因说[J]
.上海地质,1991(2):13-21.
被引量:16
3
吴立成,刘苍字.
上海及邻区上更新统上段暗绿色硬土层的沉积特征和年代[J]
.东海海洋,1989,7(1):34-41.
被引量:4
4
朱滋清,王翔.
上海地区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成困的探讨[J]
.上海地质,1997(3):6-9.
被引量:2
5
尹功明,王旭龙,周本刚,叶建青,李建平.
宁波地区第一硬土层的年代[J]
.地震地质,2005,27(4):548-555.
被引量:2
6
项夏.
感受阿拉善(二) 应对干旱的信息库[J]
.人与生物圈,2008(2):52-53.
7
冯铭璋,薛金官.
关于“暗绿色硬土层”研究的讨论[J]
.上海地质,1996(3):13-19.
被引量:1
8
王楠,吴建政,徐永臣,黄忠平,朱龙海.
硬土层地基破坏模式及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J]
.海洋石油,2012,32(4):88-95.
被引量:4
9
陈中原,许世远.
尼罗河与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末期硬土层特征及其成因对比研究[J]
.第四纪研究,1996,16(2):168-175.
被引量:9
10
林缅.
波浪作用下粉土特性分析[J]
.中国科学(E辑),2001,31(1):86-96.
被引量:23
科学通报
199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