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概括起来讲,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产生了两次飞跃,形成了两个理论成果。
作者
王伟光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红旗文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革命
两次飞跃
经历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99
1
李珊珊.
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宝贵的经验[J]
.理论月刊,2009(11):11-13.
被引量:2
2
杨丽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9(11):20-24.
被引量:4
3
张艳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国际视角[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7):15-20.
被引量:2
4
钟坚.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现时代的主要特征[J]
.社会主义研究,2004(5):40-42.
被引量:9
5
林炎志.
时代性质与世界主要矛盾[J]
.红旗文稿,2005(10):22-24.
被引量:2
6
包心鉴.
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
.齐鲁学刊,2005(4):109-114.
被引量:9
7
周大仁.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J]
.学习月刊,2008(20):4-7.
被引量:1
8
王宜民.
和谐社会理论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J]
.群众,2007(4):63-64.
被引量:1
9
何毅亭.推进马克恩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9-10-27.
被引量:1
10
武东生等.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N].天津日报,2010-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田文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维度[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3):5-7.
被引量:4
2
胡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论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4):16-19.
被引量:1
3
吴佩芬.
近几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综述[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4):41-45.
4
赵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权力障碍及对策[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13(1):15-18.
5
赵志静.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
.理论月刊,2011(5):10-14.
被引量:2
6
张雷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研究视角[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56-61.
被引量:12
7
冯刚.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成果[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62-67.
被引量:1
8
徐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视角综述[J]
.山东工会论坛,2015,21(6):72-7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吴佩芬,初春华.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研究综述[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46-48.
2
王锁明.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前沿,2011(18):4-7.
3
张晶娟.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视野下的民族观教育[J]
.理论界,2011(11):14-15.
被引量:3
4
李雅兴.
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初探[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40-45.
被引量:8
5
李东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研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4):16-18.
6
李东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研究[J]
.世纪桥,2013(11):56-57.
7
毕炜.
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28):4-5.
8
栾忠恒,吴朝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5,0(3):175-176.
9
徐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视角综述[J]
.山东工会论坛,2015,21(6):72-75.
10
李爱军.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的当代价值[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41-46.
1
龙方,李仲才.
解放思想是贯彻“结合”原则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有关论述的体会[J]
.湖湘论坛,1992,5(4):26-28.
2
韩基灿,张莲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J]
.延边党校学报,2001,16(4):22-25.
3
王湘军.
中共历史上两次飞跃之共同点[J]
.北京党史,2001(3):8-10.
4
刘丽杰.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28-129.
5
张志慧.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两次飞跃[J]
.东岳论丛,1998,19(6):23-25.
6
范毅,蒋祖顺.
论党的理论思维的成熟及两次飞跃[J]
.求索,1994(3):54-57.
7
王明初.
从两次“飞跃”到“三个代表”[J]
.今日海南,2001,0(9):24-26.
8
李大华.
两次飞跃 两大胜利[J]
.理论与当代,1997,0(12):24-25.
9
程亮.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57-59.
10
刘春鹏.
“两次飞跃”说明了什么?[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1995(S5):18-22.
红旗文稿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