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粤港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制造业和服务业存在互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广东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而香港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粤港产业合作对两地经济增长和提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把握粤港产业合作的机制,分析粤港产业结构是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粤港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揭示出两地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性,蕴涵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者
于绯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论坛》
2009年第24期85-86,共2页
Economic Forum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相关性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张晓群.
粤港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6):79-81.
被引量:9
2
龚唯平.
CEPA框架下粤港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对策[J]
.特区经济,2006(5):12-13.
被引量:8
3
段杰,阎小培.
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3):26-30.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毛艳华.
CEPA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6):106-111.
被引量:20
2
陈广汉,李飒.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7):21-24.
被引量:16
3
黄朝翰,李江帆.
CEPA对粤港经济影响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2004,19(7):28-33.
被引量:8
4
毛艳华.
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103-108.
被引量:29
5
建立香港与内地服务产业链的战略构想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香港与内地服务产业链策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38—47,48-56.
被引量:1
6
恩莱特 司各特 杜大伟.香港优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9-61.
被引量:2
7
于立新,王佳佳.
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J]
.国际经济合作,2002(11):9-13.
被引量:21
8
顾为东.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再思考[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2):6-9.
被引量:2
9
朱文晖.
对CEPA效应的初步评估[J]
.开放导报,2003(7):12-1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7
1
夏丽丽,闫小培.
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区域矛盾与整合[J]
.热带地理,2004,24(4):346-349.
被引量:4
2
闫小培,曹小曙.
大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机制[J]
.中国发展,2004,4(3):31-37.
被引量:13
3
李红卫,王建军,彭涛.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综述[J]
.规划师,2005,21(5):96-99.
被引量:9
4
唐珏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J]
.广西社会科学,2006(2):43-47.
被引量:15
5
巫钢,罗永泰.
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跨位思考[J]
.商业研究,2006(24):152-156.
被引量:1
6
徐学军,冯骥龙,刘东阳.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J]
.商场现代化,2007(01S):356-357.
7
刘曙华,沈玉芳.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2007,22(1):112-116.
被引量:23
8
李碧珍.
闽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合作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5):12-17.
被引量:9
9
龚唯平.
粤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困境及其对策[J]
.广东社会科学,2007(6):137-141.
被引量:9
10
方永胜,魏中俊.
论我国中部崛起中的生产者服务业[J]
.技术经济,2008,27(1):28-3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
1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2010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创新型城市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被引量:3
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被引量:1
3
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4
邓剑雄.
论深港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互动[J]
.现代管理科学,2010(2):72-73.
被引量:2
5
王鹏.
基于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A01):188-192.
被引量:8
6
王鹏.
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J]
.广东科技,2011,20(11):41-46.
被引量:2
7
程玉鸿,李强.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产业合作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产经评论,2011,2(4):86-9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蒋玉涛,杨勇,李朝庭,商惠敏,林涛.
“深港创新圈”发展及其推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2):80-8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杨勇.
粤港科技创新走廊科技服务合作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7):43-47.
被引量:12
2
谢冬兴.
产业转型期珠三角体育用品出口钻石模式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15,34(2):102-106.
被引量:1
3
谢冬兴.
产业结构转型期珠三角体育用品出口PEST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86-93.
被引量:2
4
商惠敏,吕亮雯.
粤港科技服务合作模式探析与对策研究[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5,30(5):27-33.
5
拓晓瑞,商惠敏,陈相.
粤港科技合作的发展历程与成效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77-82.
被引量:5
6
钟韵,王静田.
香港第三次产业转型中的创新科技产业发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25.
被引量:5
7
赵雅楠,吕拉昌.
深圳创新城市建设中的香港因素[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2-28.
被引量:1
1
丘杉.
论粤港产业合作的发展与深化[J]
.广东经济,1997,0(3):42-43.
2
程玉鸿,李强.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产业合作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产经评论,2011,2(4):86-94.
被引量:6
3
唐德琴.
海峡两岸IT产业优势互补性探析[J]
.经济前沿,2003(3):45-48.
被引量:1
4
唐婧.
论湖南经济在中韩经贸合作中的优势[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94-94.
5
毛艳华.
论CEPA框架下粤港产业合作的新思路[J]
.当代港澳研究,2006(Z1):10-19.
6
陈育芳.
海峡两岸产业发展的双赢策略研究[J]
.海峡科学,2010(11):160-161.
7
曹张龙.
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190-191.
被引量:2
8
张云,赵一强.
津冀港口物流协同发展构想[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7):54-55.
被引量:1
9
龚唯平.
CEPA框架下粤港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对策[J]
.特区经济,2006(5):12-13.
被引量:8
10
释冰.
试析俄远东地区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J]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4):25-27.
被引量:3
经济论坛
2009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