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展望“后课标时代”——写在数学新课改实施8周年之际(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二 (一)转向“反思性实践” 笔者以为,过去8年的课改实践给予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那种唯一强调剧烈变革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与“由上至下”(包括由专家到一线教师,由理论到实践)的模式进行运作的课改方式,并不适合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作为必要的总结,
作者
郑毓信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年第12期4-7,共4页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新课改
反思性实践
课标
展望
一线教师
行政力量
变革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7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潘小明.
“数学生成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6,0(10):11-12.
被引量:7
2
郑毓信.
数学教育深入发展的六件要事[J]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01,24(4):1-5.
被引量:6
3
郑毓信.
关于编写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意见[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1):40-42.
被引量:7
4
Sfard,A.On two metaphors for learning and The dangers of choosing jus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Marches Tropicaux et Mediterraneens.1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
1
郑毓信.
关于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思考——从我国新一轮数学课改说开去[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4):19-26.
被引量:6
2
郑毓信.
展望“后课标时代”——写在数学新课改实施8周年之际(上)[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11):4-7.
被引量:1
3
郑毓信.
“高潮”之后的必要反思——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J]
.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1-5.
被引量:10
4
郑毓信.
国际理论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3):79-83.
被引量:5
5
郑毓信.
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J]
.人民教育,2010(8):37-39.
被引量:16
6
潘小明.
社会环境·教学理论·传统文化——关于制约数学教学活动创造性的几个因素[J]
.数学通报,2012,51(5):12-15.
被引量:5
7
郑毓信.
聚焦“课堂文化”与“中观文化”[J]
.人民教育,2012(19):35-37.
被引量:3
8
郑毓信.
教师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4):4-7.
9
郑毓信.
从“整合数学”到“整合课程”——“学科视角下的核心素养与整合课程”系列之二[J]
.小学数学教师,2016(2):4-8.
被引量:12
10
李晓蕾.
改革开放40年课程标准研究回顾与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0):36-4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
1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张兴华.
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J]
.人民教育,2008(1):32-3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窦平.
数学教学心理学的重塑[J]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1(3):28-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曾凡盛.
探讨心理学知识对提高中专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10):33-33.
2
汪树林.
知识教学:迈向儿童的“意义世界”[J]
.江苏教育研究,2013(4):26-30.
被引量:3
1
郑毓信.
展望后课标时代(续)——写在数学新课改实施8周年之际[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9(11):2-5.
被引量:9
2
潘国伟.
数学新课改体会[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9):35-35.
3
张俊福.
数学新课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新课程(下),2009(8):45-45.
4
沈新荣.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
.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0(3):70-70.
5
温涛涛.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135-135.
被引量:1
6
黄文学.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
.大观周刊,2012(33):234-234.
7
吕寻琛,宋清爽.
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时效途径和措施[J]
.科教文汇,2015(2):116-117.
被引量:8
8
祁妍硕.
数学新课改下的反思[J]
.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5):112-113.
9
袁莉平.
浅谈如何搞好数学新课改[J]
.学周刊(中旬),2010(1):36-36.
10
王金成.
数学新课改中的教学体会[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9(14):11-12.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