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于阗地神图像流变相关问题再探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神是于阗佛教美术中颇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围绕此图像流变的主题,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龟兹、敦煌的有关图像资料,重新考订了相关图像绘制的文献依据。同时,通过对新型的地神像以及相关佛典的分析,再次探讨了《金光明经》流行的原因。
作者
梁涛
彭杰
再帕尔·阿不都瓦依提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3,共6页
Dunhuang Research
关键词
于阗建国传说
地神图像
《金光明经》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0
1
彭杰.
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地神[J]
.西域研究,2007(3):64-72.
被引量:12
2
沙武田.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22-30.
被引量:17
3
沙武田.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J]
.西域研究,2004(2):60-68.
被引量:15
4
松本文三郎,金申.
兜跋毗沙门天考[J]
.敦煌研究,2003(5):36-43.
被引量:24
5
林梅村.
犍陀罗语文学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J]
.中国文化,2001(Z1):225-235.
被引量:6
6
张广达,荣新江.
上古于阗的塞种居民[J]
.西北民族研究,1989(1):172-183.
被引量:12
7
贾应逸,祁小山著..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515.
8
(法)伯希和著,耿升译..伯希和西域探险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487.
9
(唐)玄奘,(唐)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124.
10
黄文弼著..新疆考古发掘报告 1957-1958[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22.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霍旭初.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J]
.敦煌研究,1997(3):53-62.
被引量:4
2
金維諾.
敦煌窟龛名数考[J]
.文物,1959(5):50-54.
被引量:38
3
侯灿.
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J]
.文物,1988(7):23-39.
被引量:40
4
韩康信.
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J]
.考古学报,1986(3):361-384.
被引量:42
5
施萍亭.
本所藏《酒帐》研究[J]
.敦煌研究,1983(0):142-155.
被引量:31
6
李刈.
敦煌壁画中的《天请问经变相》[J]
.敦煌研究,1991(1):1-6.
被引量:8
7
罗华庆.
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J]
.敦煌研究,1989(2):5-18.
被引量:23
8
荣新江.
九、十世纪于阗族属考辨[J]
.新疆社会科学,1987(4):76-83.
被引量:10
9
朱英荣.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的大乘内容[J]
.新疆社会科学,1987(1):95-105.
被引量:2
10
韩康信.
新疆楼兰城郊古墓人骨人类学特征的研究[J]
.人类学学报,1986,5(3):227-242.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65
1
陈菊霞,李珊娜.
敦煌莫高窟第4窟于阗供养人像研究[J]
.西域研究,2021(2):80-86.
被引量:2
2
于春,宋瑞.
佛教考古研究中的“中心环节缺失”现象——以敦煌和四川的唐代瑞像为例[J]
.西部考古,2020(2):262-276.
3
李瑞哲.
试论“经量部”思想在龟兹的流行[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1):32-46.
4
刘易斯.
四川资中西岩五代毗沙门天王大像窟考察[J]
.考古学集刊,2020(1):254-271.
5
杨东晨.
先秦时期新疆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探讨[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4):40-46.
被引量:1
6
沙武田.
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J]
.敦煌研究,2005(3):26-32.
被引量:22
7
丁万录.
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研究管窥[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70-74.
被引量:5
8
沙武田.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J]
.敦煌学辑刊,2006(1):43-62.
被引量:16
9
肖小勇.
楼兰鄯善考古研究综述[J]
.西域研究,2006(4):82-92.
被引量:6
10
彭杰.
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地神[J]
.西域研究,2007(3):64-7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90
1
许静.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造型初探[J]
.美术大观,2008(10):170-171.
被引量:1
2
李其琼.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J]
.敦煌研究,1998(2):1-19.
被引量:11
3
沙武田.
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壁画粉本系列研究之一[J]
.敦煌研究,1998(4):19-28.
被引量:17
4
金申.
关于神王的探讨[J]
.敦煌学辑刊,1995(1):55-62.
被引量:16
5
姚桂兰,格桑美卓.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内容总录[J]
.敦煌学辑刊,1995(2):75-81.
被引量:10
6
杜斗城.
关于河西早期石窟的年代问题[J]
.敦煌学辑刊,1994(2):101-109.
被引量:9
7
胡同庆.
敦煌石窟艺术概述[J]
.敦煌研究,1993(3):16-34.
被引量:13
8
霍旭初.
克孜尔石窟降魔图考[J]
.敦煌研究,1993(1):11-24.
被引量:13
9
热拉.贝札尔,杨薇.
库东壁画研究(摘要)[J]
.敦煌研究,1988(2):114-115.
被引量:4
10
宿白.
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J]
.考古学报,1986(4):435-446.
被引量:88
引证文献
8
1
姚桂兰,张善庆.
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地神图像研究[J]
.敦煌研究,2010(5):53-58.
被引量:5
2
解华.
云冈石窟中的地神造像[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59-66.
被引量:3
3
李妍容.
莫高窟金光明经变研究史综述[J]
.河西学院学报,2014,30(3):43-50.
4
张建宇.
江阴出土北宋端拱元年《金光明经》变相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5):14-19.
5
张善庆.
甘肃金塔寺石窟东窟降魔变考[J]
.敦煌学辑刊,2019,0(1):210-216.
被引量:2
6
陈长虹.
“兜跋毗沙门天王”图像组合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中国美术研究,2020(3):29-43.
被引量:1
7
陈菊霞,王祯.
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人服饰研究[J]
.吐鲁番学研究,2020(2):102-109.
被引量:3
8
祁晓庆.
龟兹石窟王族供养人像的形式与意义——以踮脚尖的形象为例[J]
.西夏研究,2023(2):105-1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李煜東.
河西走廊考察日志[J]
.中古中国研究,2020(1):157-216.
2
张善庆.
马蹄寺千佛洞第1窟“梨车”榜题释论——甘肃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北朝壁画考(一)[J]
.敦煌学辑刊,2012(4):109-115.
被引量:2
3
张善庆.
涅槃经变、金光明经变抑或降魔成道图——甘肃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北朝壁画考(二)[J]
.敦煌学辑刊,2013(1):130-140.
被引量:3
4
高金玉.
中国古代“莲华化生”形象与世俗化观念的变迁[J]
.美术观察,2018(10):120-124.
被引量:6
5
高金玉.
中国古代莲华化生图像的发展与演变[J]
.中国美术研究,2017(4):21-30.
被引量:7
6
白炳权.
门吏的神格化——北魏平城时代武士壁画[J]
.美术观察,2019(5):41-49.
被引量:3
7
张善庆.
甘肃金塔寺石窟东窟降魔变考[J]
.敦煌学辑刊,2019,0(1):210-216.
被引量:2
8
满盈盈.
克孜尔石窟降魔图像源流考[J]
.敦煌学辑刊,2020(2):60-66.
9
陈培丽.
莫高窟北周第428窟降魔图解析[J]
.敦煌学辑刊,2020(4):94-104.
10
陈菊霞,刘宏梅.
于阗皇后供养人服饰与妆饰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2):22-29.
被引量:1
1
梁涛,彭杰.
于阗的地神图像及其流变[J]
.东南文化,2009(2):115-120.
被引量:4
2
张善庆.
论龙门石窟路洞降魔变地神图像[J]
.中原文物,2009(1):73-76.
被引量:7
3
陈粟裕.
三铺金光明经变的比较研究[J]
.中国美术馆,2013(4):22-29.
被引量:1
4
张善庆.
中晚唐五代时期敦煌降魔变地神图像研究[J]
.西域研究,2010(1):69-75.
被引量:7
5
解华.
云冈石窟中的地神造像[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59-66.
被引量:3
6
姚桂兰,张善庆.
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地神图像研究[J]
.敦煌研究,2010(5):53-58.
被引量:5
7
黄林.
壮族二次葬俗浅探[J]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19(4):23-26.
被引量:3
8
李合群.
北宋东京太庙誓碑有无辨[J]
.开封大学学报,2014,28(4):15-17.
被引量:1
9
张善庆.
涅槃经变、金光明经变抑或降魔成道图——甘肃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北朝壁画考(二)[J]
.敦煌学辑刊,2013(1):130-140.
被引量:3
10
李翎.
“八天神”图像之误读--关于丹丹乌里克壁画残片的释读[J]
.西域研究,2011(2):93-100.
被引量:2
敦煌研究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