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九校携手:开启校际合作新篇章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日前召开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上,北大、清华等国内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简称9校)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作者
陈礼达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共1页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关键词
合作
一流大学
985工程
人才培养
协议书
校长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9
1
芦文慧.
论高校校际合作[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71-73.
被引量:5
2
杨政,李瑞雪.
高校校际合作机制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0).
被引量:3
3
刘兵.
加强校际合作 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6(3).
被引量:8
4
叶赋桂.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04”会议纪要[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19-120.
被引量:3
5
陈学飞.
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145-157.
被引量:94
6
李琳,朱颖,沈颂华.
校际教学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6(9):50-51.
被引量:5
7
徐琛,洪孟良.
“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6”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J]
.教育与职业,2006(31):32-33.
被引量:3
8
吴伟伟.
中美高校校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以上海西南片联合办学和美国克莱蒙特学院联合体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6):63-66.
被引量:10
9
郭毅,徐莹,陈欣.
新制度主义:理论评述及其对组织研究的贡献[J]
.社会,2007,27(1):14-40.
被引量:37
10
王颖.
研究型大学校际教学改革合作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66-6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周光礼,吴越.
从竞争到合作: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4):58-68.
被引量:27
2
周光礼,吴越.
从竞争到合作: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5):78-84.
被引量:5
3
张娜,戴俊,李昂.
组织场域理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借鉴探微[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240-240.
4
李强,刘伟东,王晓磊,张钦华,孙鹏,何沐阳,姜传国.
加强校际教学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高教学刊,2024,10(9):151-1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郑丽娜.
德国理工大学联盟战略管理的实践及启示[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121-128.
被引量:7
2
郝一双,赵洁玮.
高校联盟的中美比较[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5):69-75.
被引量:11
3
张金学,张宝歌,李旭中.
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跨校协作为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
被引量:9
4
刘艳红,王庆林.
大学国际联盟:中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新选择[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49-153.
被引量:18
5
张新培,赵文华.
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联盟的组织管理特征及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3,35(4):89-94.
被引量:12
6
张金学,张宝歌.
建设地方区域高校联盟 全面加强教育资源共享[J]
.中国高等教育,2013(8):54-55.
被引量:15
7
彭昊,蔡莹,姜正国,聂劲松.
近十年国内大学集群研究的评析与展望[J]
.当代教育论坛,2013(5):44-51.
8
侯彦芬,易小西,占志勇,王志超.
基于高校联盟协同战略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
.时代教育,2014(17):97-98.
9
杨文超.
组织间关系涉入度评价指标与绩效模型研究[J]
.商业时代,2014(27):111-113.
10
余国江,陈啸.
新建本科高校联盟场域构建的实践探索——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为例[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4):66-69.
1
智效民.
老校长的风范[J]
.社会科学论坛,2005(8):127-137.
被引量:1
2
李天蔚.
大学为何[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16):64-64.
3
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陕西西安隆重举行[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0):5-5.
4
刘昌明.
大学校长为何难成教育家——对1312名高校管理干部的调查引出的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2002,20(1):23-26.
被引量:10
5
张光慧.
废除中国大学校长“双肩挑”制度[J]
.今日中国论坛,2005(6):119-120.
被引量:2
6
陈闻晋,胥青山,胡承群.
试论中国大学校长的理想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6):28-35.
被引量:10
7
顾秉林.
中国大学校长太“累”了[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0(12):38-39.
8
林金铭.
美国大学特别是工科的教学工作见闻[J]
.高等教育研究,1980,1(1):75-81.
9
朱卫明,张浩.
试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J]
.文教资料,2011(9):160-162.
10
梅争利.
中国大学校长趋于年轻化[J]
.陕西教育(综合版),2007(9):15-15.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