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横向产业理论视阈下的产业模块移动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该文研究了在开放和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产业移动的模式及其规律,揭示了横向产业理论视阈下生产制造产业模块的关闭、移动与集聚的动因,提出企业或区域寻找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横向产业模块,才是切合现代企业与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
林民盾
杜曙光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出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37,共5页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DJGZ11)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7RKB21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横向产业
产业模块
移动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5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陈佳贵,王钦.
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5(9):5-10.
被引量:150
2
杜曙光.
横向产业分工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08(6):38-42.
被引量:4
3
林毅夫.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
.经济学(季刊),2002,1(2):269-300.
被引量:480
4
林民盾,杜曙光.
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30-36.
被引量:48
5
李海舰,原磊.
基于价值链层面的利润转移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6):81-89.
被引量:71
6
林民盾著..横向产业理论研究 兼析香港工业北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0.
7
王发明,蔡宁.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动力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3):37-3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邓宏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比较[J]
.经济评论,1998(6):9-12.
被引量:14
2
黄顺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初探[J]
.齐鲁学刊,1998(2):37-44.
被引量:9
3
杨曾宪.
价值消费论——价值系统论稿之五[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4-20.
被引量:1
4
毛凯军,田敏,许庆瑞.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集群进化动力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4):110-115.
被引量:29
5
李世东.
退耕还林效益优化模式系统动力学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3):377-383.
被引量:101
6
裴小革.
论劳动价值论与其他四种价值理论[J]
.云南社会科学,2005(1):43-47.
被引量:7
7
刘冠军,邢润川.
破解现代企业活劳动减少而价值量增加之谜——一种劳动价值论视域的研究[J]
.天府新论,2005(2):37-41.
被引量:2
8
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2005(2):118-125.
被引量:125
9
李海舰,原磊.
论无边界企业[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94-102.
被引量:182
10
林民盾,杜曙光.
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30-36.
被引量:48
共引文献
751
1
景光正,房帅.
金融市场化、要素禀赋与出口市场资源配置效率[J]
.上海金融,2022(2):13-27.
被引量:1
2
蔡之兵.
区域优势演变、产业地位变迁与差异化发展路径[J]
.求索,2021(4):108-116.
被引量:4
3
熊勇清,徐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选择性”抑或“功能性”政策?[J]
.科研管理,2021,42(6):58-64.
被引量:18
4
郑洁,付才辉.
企业自生能力与环境污染:新结构经济学视角[J]
.经济评论,2020(1):49-70.
被引量:17
5
胡彬.
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导向[J]
.中国工业经济,2007(5):22-29.
被引量:71
6
余喆杨.
论“增长极”发展模式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8(20):198-199.
被引量:2
7
韩媛媛,赵金亮,聂元贞.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论[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2):98-102.
被引量:4
8
谭芝灵,刘琳.
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促进中西部经济增长[J]
.中国生漆,2003,22(2):36-43.
9
陈文华,关小燕.
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路径——基于政府的视角[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62-65.
被引量:2
10
吴碧波.
“链式招商”与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培育[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53-55.
同被引文献
4
1
AcemogluD., JohnsonS., RobinsonJ. Reversal of Fortune: Geography and Institution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m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117 (3).
被引量:1
2
青木昌彦 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被引量:21
3
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第167-171页
被引量:6
4
梁军.
产业模块化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
.经济体制改革,2008(4):68-7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徐文政,丁敬雯.
模块化边际条件与我国企业模块化的动力机制[J]
.现代经济探讨,2011(10):61-65.
1
应丽君.
展馆兴建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谐共生[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9):72-73.
2
杜曙光.
横向产业分工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08(6):38-42.
被引量:4
3
黄泽海,侯春娥.
自组织理论视阈下构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1):87-90.
被引量:4
4
林民盾,杜曙光.
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30-36.
被引量:48
5
陈征.
《横向产业经济研究——兼析香港工业北移》评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141-141.
6
杜曙光.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J]
.齐鲁学刊,2009(3):80-83.
被引量:6
7
黄毅.
论云南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J]
.思想战线,2009,35(2):55-57.
被引量:2
8
于茂荐.
产业模块下的企业战略行为研究[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3):7-11.
被引量:2
9
王泉.
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J]
.社会主义研究,2010(1):21-24.
被引量:4
10
丁国浩.
比较优势理论视阈中的我国产业发展关系论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25.
被引量:3
现代经济探讨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