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心理失调的——周作人“附逆”因果漫谈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现代思想、文学、文化领域内有过重大影响且毁誉不一的历史人物,周作人的内心世界是相当复杂的。细致入微地探究周作人内心深处的坚持与摇摆、淡漠与趋时、睿识与浅薄,对于理解20世纪人性和历史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周作人人生的最大事件,莫过于他在抗战时期的“附逆”。
出处
《天津文学》
2009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关键词
文化领域
周作人
心理失调
因果
历史人物
内心世界
现代思想
抗战时期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艾桦.
记住一万个电话号码[J]
.幸福(下),2010(8):64-64.
2
黄婷.
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鸡蛋》[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2):60-61.
3
杨守森.
艺术想象与变态心理[J]
.文艺理论研究,1988(1):36-38.
4
赵宝煦.
《学术漫步》序[J]
.学术界,2001(6):267-268.
5
王心语.
论电影的生命力[J]
.电影文学,1984(2):87-89.
6
杨剑龙.
作家的寂寞和文学的繁荣——也谈沈从文的寂寞[J]
.文学自由谈,1992(4):66-67.
7
客窗书怀[J]
.中华诗词,2012(8):16-16.
8
李日明.
耕诗感言[J]
.中华诗词,2013(8):53-53.
9
周良沛.
对生命感激与挂虑的吟唱[J]
.当代文坛,1984(8):33-37.
10
鄢烈山.
直觉的意义[J]
.作品,2006(7):67-68.
天津文学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