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词家“比兴寄托”说的词学意义与学理不足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代词家论词特别注重比兴手法,他们以比兴为关捩,作出词与诗通、词体自高的结论。周济等人更是进一步发挥改造,力倡"比兴寄托"说,突出词的言志史喻功能。然而由于"比兴寄托"说在对浑化寄托之境的阐述上过于玄虚,实践中又难以把握,在实现途径的论述上也时常陷入某种困境,因而也引来词学界的一些困惑。本文即对清代词家"比兴寄托"说的价值意义与学理缺陷进行论评。
作者
伏涤修
机构地区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9-75,共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比兴寄托
词家
清代
学理
词学
比兴手法
价值意义
词体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8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1
欧阳炯.《花间集叙》[A].李一氓.《花间集校》[C].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被引量:3
2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二,《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7页.
被引量:4
3
李东阳.《麓堂诗话》[A]..《历代诗话续编》[C].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2页.
被引量:22
4
《续修四库全书》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0册.第670页.
被引量:1
5
《续修四库全书》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5册.第258页,第267页.
被引量:1
6
《淮南子》卷二○《泰族训》.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94页.
被引量:1
7
欧阳修.《诗本义》卷二.张元济辑.《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吴县潘氏滂毫斋藏宋刊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被引量:1
8
阮元校刻..十三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被引量:85
10
洪兴祖.《楚辞补注》[M].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页.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
283
1
耿立言,张旭.
满族先祖探微[J]
.满族研究,2004(2):63-66.
2
叶嘉莹.
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J]
.文学遗产,2004(5):4-15.
被引量:34
3
李锐.
儒家诗乐思想初探[J]
.中国哲学史,2002(1):20-26.
被引量:3
4
于广元.
也谈“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兼与吴传飞、许建忠两位先生商榷[J]
.修辞学习,2002(3):28-28.
5
李云章.
评析《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渊源[J]
.军事历史研究,2004,18(3):144-147.
被引量:1
6
韩成武.
“沉郁顿挫”新解[J]
.学术研究,2004(10):138-140.
被引量:3
7
孙雪霞.
战国士文化精神中的屈作灵魂[J]
.江淮论坛,2002(5):111-115.
被引量:1
8
程亚林.
龚自珍、魏源两家诗学辨[J]
.文艺理论研究,2001(1):84-89.
被引量:1
9
张美华.
浅析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J]
.历史教学,2002,0(12):12-15.
被引量:1
10
刘达科.
女真族文学研究百年掠影[J]
.民族文学研究,2002,20(1):81-8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刘纲纪.
楚艺术美学五题[J]
.文艺研究,1990(4):81-96.
被引量:36
2
李青.
对清代词论中“比兴”“寄托”说的新检讨[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5):65-6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祖望.
楚骚美学对清代词学比兴寄托说的影响[J]
.荆楚学刊,2021,22(3):32-39.
2
杨祖望.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J]
.闽江学院学报,2024,45(1):1-10.
1
赵曾银.
《闲情赋》创作时间和主旨重界[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6(11):11-12.
2
范军.
周济词学观简论[J]
.高师函授学刊,1995,21(1):11-12.
被引量:1
3
朱秋娟.
尤侗词学理论探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10):236-238.
4
纪玲妹,秦卫明.
论周济的词论对张惠言的发展[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2):29-30.
5
陈艳秋.
略论苏轼的诗化词[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3):67-68.
被引量:1
6
宫则瑾.
温庭筠词“寄托说”再认识[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7):103-105.
7
梅大圣.
一部新意迭出的词学专着──读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J]
.江汉论坛,1997(2):78-79.
8
刘晓光.
寄托 意境 隔──周济“寄托”说及王国维意境理论的几个概念[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14(1):24-26.
9
谷敏.
浅谈周济的词学思想[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5):34-34.
10
陈剑,朱德松.
论比较文学的“贫困”及其根源——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理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99-101.
文艺研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