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高校教师流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高校教师流动规律性,在高校人才管理开放性条件下,教师流动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指出高校在人才管理过程中可以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坚持开放办学,防止近亲繁殖,实现人才的有效管理,在学校形成人才的永远负熵流,才能使学校人才充满活力,实现高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杨廷茂
李天鹰
机构地区
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Continu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高校教师
教师流动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27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1
潘旭明.
复杂性科学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6):37-39.
被引量:13
2
刘淑华,颜晓丽.
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无序和有序——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5-7.
被引量:18
3
吴洁,刘思峰,施琴芬.
知识转移的耗散结构分析及转移博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120-123.
被引量:9
4
张荣,席升阳.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08,7(9):55-57.
被引量:3
5
姜文,汪应洛.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8):5-7.
被引量:18
6
康承华.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三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曹琼.
关于现代企业知识创新的几个问题[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1(4):61-63.
被引量:1
2
解世雄.
从熵概念的发展看科学概念的功能[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3,10(2):48-52.
被引量:3
3
仇蕾,王慧敏.
复合生态系统运行中的熵理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6):1-3.
被引量:19
4
毕博.
向中关村学习什么?[J]
.投资北京,2005(10):48-49.
被引量:2
5
席升阳.
批判与期盼: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大学[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101-104.
被引量:8
6
伊·普利高津 伊·斯唐热 曾庆宏 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8,171.
被引量:24
7
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2.145,2-4,4-5.
被引量:15
8
[美]罗伯特·欧文斯著 孙绵涛 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87.37.
被引量:2
9
James G. March & Johan Olsen. Ambiguity and choice in organization[M].Bergen, Norway:Universitetsforlaget, 1976.85.
被引量:1
10
Edited by Ted I. Youn and Patricia B. Murphy. Organizational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M]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7.49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4
1
郑子成,先其江,兰肖雄,曾雪丹,任万红,伍经纬.
兴文地质公园小岩湾天坑地貌地质成因分析及其发展预测[J]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1):21-27.
被引量:4
2
王世娟.
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谈师生关系的建构[J]
.教学研究,2007,30(4):312-314.
被引量:1
3
刘雅丽.
高校教学管理耗散结构体系构建[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57-58.
4
张玲,李辉.
基于复杂科学视角对产业集群本质的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8(8):57-59.
被引量:5
5
赵炳炎.
从耗散结构思考成人教育教学管理[J]
.成人教育,2008,28(11):23-24.
6
刘建波,宋洪强,刘方永,刘桂娟.
现代混沌管理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观[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213-214.
7
李素玲.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7(11):23-24.
8
李昌祖,王雷,冯雯.
解构与重构:社团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变迁探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9(5):80-85.
9
廖开际,赵兴庐,杨建梅.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大众生产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106-110.
被引量:6
10
许惠玲.
试论新中国60年来第四个体育发展高潮及其成因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6):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4
1
李志峰,谢家建.
中国学术职业流动的内外部因素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72-76.
被引量:4
2
乐国林.
高校师资横向流动类型及其多角度剖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6):52-56.
被引量:14
3
李军,刘子兰.
对高校教师流动的再认识——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视角[J]
.教育与经济,2006,22(3):28-31.
被引量:16
4
龚波,周鸿.
大学教师流动的微观机制分析:一种组织社会学的视角[J]
.教育学报,2007,3(1):37-46.
被引量:4
5
张祖明,汪艳丽.
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以耗散结构理论为研究视角[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21(2):88-92.
被引量:7
6
James R. Lackritz. Exploring burnout among university faculty: incidence, performance, and demo- graphic issues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4,20(7):713-729.
被引量:1
7
罗宾斯·贾奇.组织行为学[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8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85
9
冯博,刘佳.
大学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56-1163.
被引量:47
10
孙晓华.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4):71-76.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7
1
张振刚,刘源.
高校教师资源流动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高教探索,2011(3):133-139.
被引量:2
2
卞华.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2016,32(29):13-16.
被引量:7
3
曾先锋.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理性分析[J]
.江苏高教,2017(8):49-52.
被引量:21
4
林琳.
人才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人才外流原因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11):218-224.
被引量:2
5
李志峰,游怡.
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性:学科专业、机构与教育背景——基于理工主导型大学教师的简历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8,0(1):52-58.
被引量:5
6
汪小红.
博弈视角民办高校与教师良性互动机制构建[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59-63.
7
张岳民.
耗散结构理论视域的诚信教育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0(1X):83-83.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常冶衡,张暖暖,宋珉珉.
民办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商业会计,2014(5):53-56.
被引量:3
2
关振国.
从学校管理视角浅析吉林省普通高校教师流动的原因[J]
.考试周刊,2018,0(13):6-7.
3
陈娟,张秋东.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18,0(3):49-53.
被引量:3
4
王川坡.
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状况:特征、原因、对策——以GZ学院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51-54.
5
王朝雪.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
.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4):77-83.
被引量:5
6
党彦虹.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流动现状、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9):1-4.
被引量:9
7
张楠.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基于激励理论视角[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46-52.
被引量:4
8
李成.
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待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传播力研究,2019,0(6):199-200.
被引量:2
9
杨丹丹.
发展经济视域下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研究——以推拉视角分析[J]
.现代营销(上),2018(11):25-25.
10
黄嫣嫣.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素质培养探究[J]
.财会学习,2017(10):217-218.
被引量:2
1
蔡惠芝.
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师流动新机制[J]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91-192.
2
杨礼宾.
试论高校教师流动难的原因及其对策[J]
.江苏高教,1992(6):53-55.
被引量:1
3
彭琴娣.
对高校教师流动的看法[J]
.交通高教研究,1995(2):38-42.
被引量:1
4
刘爱华.
基于博弈分析的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思考[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75-76.
5
沈曦,周翔,邵利明.
高校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45-48.
被引量:4
6
刘新民,杨秀珍,田涛.
从我院实际谈对高校教师流动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1):46-48.
7
张培元,冯霁虹,周静.
高校教师流动与开放式师资管理刍议[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1-65.
被引量:1
8
曹雨平.
给高校教师流动“松绑”[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5,0(3):1-3.
被引量:4
9
陈志鸿.
试论高校教师合理流动的积极作用[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0,0(3):25-28.
10
左丽华.
高校教师流动现象浅析[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5):183-183.
被引量:1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