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江源环境保护中生态移民的人文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启动以来,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卓有成效。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关注生态移民文化的适从和精神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江河源环境保护和建设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作者
白雪梅
机构地区
青海师大人文学院
出处
《青海环境》
2009年第3期109-112,共4页
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移民
人文思考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632.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石德生.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生活状况与社会适应——以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移民点为例[J]
.西藏研究,2008(4):93-103.
被引量:35
2
百乐.司宝才仁.
谈三江源生态移民及其文化变迁[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52-5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晓飞.
藏族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探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9-63.
被引量:5
2
风笑天.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
.社会学研究,2004(5):19-27.
被引量:171
3
王雅林.生活方式社会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6.
被引量:1
4
[美国]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6.
被引量:1
5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31,532,532.
被引量:3
6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0-124.
被引量:2
7
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1-35.
被引量:1
8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8.
被引量:1
9
郑丹丹,雷洪.
三峡移民社会适应中的主观能动性[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3):51-57.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41
1
钟水映,冯英杰.
生态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系统研究述评[J]
.中国民族学,2018(2):217-230.
被引量:1
2
张灵俐.
近三十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33-42.
被引量:5
3
方协邦,史儒林,方成邦.
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渊流及演进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6-10.
被引量:6
4
陈生琛.
城镇化进程中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点社区体育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J]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15-16.
被引量:5
5
费俊亮,贾绍凤,朱文彬.
香日德农场异地扶贫移民对迁入地的适应性评价[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58-62.
被引量:6
6
郑梓桢,刘凤至,马凯.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性: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山市的实证研究[J]
.人口研究,2011,35(3):76-83.
被引量:13
7
孟向京.
三江源生态移民选择性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影响评析[J]
.人口与发展,2011,17(4):2-8.
被引量:33
8
朱敏兰,绽小林.
青藏高原蒙古族青年文化习性调查与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1(5):112-116.
9
李晓宇.
城镇化进程中青海三江源移民点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45-47.
被引量:1
10
隋艺.
生态移民迁移的动因分析——以三江源X村生态移民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2(3):71-7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
1
百乐.司宝才仁.
谈三江源生态移民及其文化变迁[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52-56.
被引量:12
2
青海省贵南县志编纂委员会.贵南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43.
被引量:1
3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M].王佩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302.
被引量:1
4
周甜.
牧民?农民?市民?——浅议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角色的特殊性[J]
.青海民族研究,2009,20(4):144-146.
被引量:8
5
关丙胜.
演进博弈:族群文化的基本特性[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6):33-3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薛立娟,史玉梅.
三江源移民文化的演进与博弈——以青海省贵南县过马营镇移民新村为例[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5):32-36.
1
渔夫.
当科学遭遇人文思考[J]
.高中生(作文),2015,0(1):22-22.
2
辽宁钢铁行业脱硫工程启动年可减排20万t[J]
.鞍钢技术,2010(2):33-33.
3
任震宇.
全国都来支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J]
.中国林业,2001(03B):13-14.
4
闫娥,杨帆.
加强江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J]
.青海环境,2001,11(2):91-92.
5
张进林.
忧患日趋恶化的江河源[J]
.当代生态农业,2000,9(1):75-77.
6
王宝.
三江源地区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技术[J]
.中国科技信息,2015(16):52-55.
7
苏育平.
社会进步与环境代价的人文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2):99-104.
8
何中华.
灾难引发的思考[J]
.文史哲,2008(5):22-24.
9
“十一五”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启动[J]
.有色冶金节能,2006,23(4):56-56.
10
徐展国.
上海市2006~2008年环境保护和建设3年行动计划(摘要)[J]
.上海建设科技,2006(3):27-30.
青海环境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