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承载力研究进展浅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承载力概念较新,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国内外城市承载力研究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和评价,最后指出了国内外城市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
任通先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技术与市场》
2009年第10期48-48,共1页
Technology and Market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08Z01
关键词
城市承载力
研究进展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1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陈百明.
基于区域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方案[J]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7-253.
被引量:41
2
毛汉英,余丹林.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49-555.
被引量:293
3
徐强.
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35-141.
被引量:59
4
邓永新.人口承载力系统及其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4(02).
被引量:1
5
杨晓鹏,张志良.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J]
.地理科学,1993,13(1):69-77.
被引量:22
6
许新宜等编著..华北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方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286.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杨晓鹏,张志良.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J]
.地理科学,1993,13(1):69-77.
被引量:22
2
封志明.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源起与发展[J]
.自然资源,1993(6):74-79.
被引量:56
3
徐强.
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35-141.
被引量:59
4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
.中国环境科学,1996,16(1):6-10.
被引量:162
5
邓永新.人口承载力系统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4,11(2):28-34.
被引量:1
6
叶文虎 梅凤桥 等.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科学意义[J].环境科学研究,1992,5:108-111.
被引量:12
7
梅多斯 于树生(译).增长的极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0
8
卢文岱 朱一力 等.SPSS for 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9
孙海林,青海农村科技,1989年,3期
被引量:1
10
翟松天,中国人口.青海分册,1989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91
1
赵一平,朱庆华,耿勇,武春友.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J]
.科学学研究,2004,22(z1):56-60.
被引量:2
2
潘东旭,陆杰.
连云港市区域承载力实证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4):1-5.
被引量:1
3
黄秋香.
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1):62-64.
被引量:19
4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5):554-559.
被引量:12
5
刘爱珍,司琦,李明昌.
基于数据驱动神经网络模型的天津滨海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4):83-85.
被引量:3
6
王进,吝涛.
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半城市化地区发展情景分析——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293-296.
被引量:6
7
于航,陶磊,白景峰,彭士涛.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滨海新区综合承载力预测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297-300.
被引量:6
8
王敏,熊丽君,黄沈发,廖水文.
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341-344.
被引量:7
9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29
10
刘仁志,汪诚文.
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17(S1):92-10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4
1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29
2
谢守红,王振.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8-70.
被引量:3
3
牛建宏.“城市承载力”意指何方?[N].中国建设报,2006-02-09.
被引量:1
4
万建民.城市究竟建多大为宜[N]经济日报,2011(004).
被引量:1
5
本报记者 牛建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意指何方?[N]中国建设报,2006(002).
被引量:1
6
YiafehelOetal.UrbanSoeialSustainability:thePlanningofanAustralian. Cities . 1994
被引量:1
7
WalterBetal,WalterSiembab.SustainableCities:ConceptsandStrategiesforEcocityDevelopment. . 1994
被引量:1
8
Jenks,M,Williams.K,Burton.E.Urbanconsolidationandthebenefitsofintensification. CompactCitiesandSustainableUrbanDevelopment . 1996
被引量:1
9
Tjallingii SP.Ecopolis: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 . 1995
被引量:1
10
谭文垦,石忆邵,孙莉.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40-44.
被引量:36
引证文献
4
1
左正,聂小桃,胡锋,李浩强.
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
.城市观察,2011(2):158-166.
被引量:4
2
杨志平.
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J]
.林区教学,2012(12):95-97.
3
邢苏颖.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24-26.
被引量:2
4
江海澈,罗萧娜.
关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经贸实践,2017(9X):303-30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陈滢.
向服务型城市人口管理体制转变的建议——基于对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J]
.兰州学刊,2012(5):171-175.
被引量:3
2
张永超,刘晓伟.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6):403-407.
被引量:1
3
张雅静.
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时代金融,2012(07X):103-104.
4
徐国冲,郭轩宇.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估框架与提升策略--来自新加坡的启示[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21(1):58-68.
被引量:10
5
徐伟,杜萌.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城市承载力研究对比[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1,38(2):76-86.
6
唐黎明.
中国特大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
.中国房地产业,2022(14):166-169.
1
徐延杰.
平顶山市建委:完善基础设施 打造建材强市[J]
.中州建设,2008(3):35-35.
2
来俊杰,孟宪毅,李丽,冯世君.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J]
.内蒙古林业,2008(6):30-31.
被引量:11
3
戴敏.
规划先行,提高城市承载力[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4(2):51-52.
4
雷福同.
台儿庄念好“四经”[J]
.城市风(建设管理专刊),2002(18):21-23.
5
郭娟娟.
无线城市:改变生活的第五基础设施[J]
.中国新通信,2011,13(16):20-23.
6
吴永召.
内城功能改良与新城合理规划[J]
.中州建设,2010(7):24-27.
7
夏远见.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承载力不断增强[J]
.中州建设,2014(15):18-20.
8
白伟光.
浅谈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
.中国科技纵横,2014(8):154-154.
9
兰考县城三条道路建设完成[J]
.中州建设,2014(16):31-31.
10
奚黎黎.
启东市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J]
.城建监察,2013(4):6-6.
技术与市场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